行政赔偿也是两审制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国家赔偿法 > 行政赔偿法律知识

行政赔偿也是两审制吗

点击数:29 更新时间:2024-12-11

 
127854
行政赔偿是国家行政机关非法侵害公民权益时,公民向侵权机关提起的赔偿,行政赔偿是国家赔偿的一部分,而被害人对行政赔偿不服时,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那么行政赔偿也是两审制吗?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行政赔偿纠纷的审理程序

行政赔偿纠纷的诉讼性质

行政赔偿纠纷提起的诉讼属于民事诉讼范畴,而民事诉讼一般经过二审终审。因此,行政赔偿诉讼也属于二审终审的范畴。

赔偿请求人的诉讼权利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十四条的规定,赔偿请求人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解决赔偿纠纷。具体来说,如果赔偿义务机关在规定期限内未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赔偿请求人可以在期限届满后的三个月内提起诉讼。此外,如果赔偿请求人对赔偿的方式、项目、数额有异议,或者赔偿义务机关作出不予赔偿决定,赔偿请求人也可以在赔偿决定作出后的三个月内提起诉讼。

二审终审制度的例外情况

按照我国的审判制度,人民法院一般会执行两审终审制度。也就是说,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的审理后才能结束。然而,有一些特殊情况下存在例外。具体如下:1. 在民事案件中,人民法院一般执行两审终审制度。但是,特殊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崔告程序以及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的案件则适用一审终审制度。2. 在刑事案件中,人民法院一般执行两审终审制度。但是,如果最高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的案件,该判决立即生效,不存在提起二审程序的问题。此外,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在规定时间内提起上诉或抗诉后,经高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判决,仍需经过最高人民法院的死刑复核程序才能生效。

行政赔偿诉讼的起诉条件

原告的资格

行政赔偿请求人提起诉讼应满足以下条件:首先,原告必须是行政侵权行为的受害人。如果受害人是公民且已经死亡,其法定继承人或遗嘱继承人可以作为原告提起诉讼;如果受害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且已经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作为原告提起诉讼。

被告的确定

行政赔偿诉讼的被告是执行行政职权违法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行政机关及其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原告提起赔偿诉讼时,必须明确具体地提出诉讼请求,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以支持其请求。

受案范围和管辖

行政赔偿争议必须符合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赔偿范围,否则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赔偿诉讼必须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而行政赔偿诉讼的管辖适用行政诉讼法关于管辖的规定。

先行处理的前提条件

如果原告单独提出赔偿请求,必须先经过赔偿义务机关的先行处理,这是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前提条件。

起诉时效

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赔偿请求必须在侵害行为被确认为违法之日起的两年内提出。对于赔偿义务机关逾期不予赔偿或对赔偿数额有异议的情况,原告必须在赔偿义务机关处理期限届满后的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一并请求赔偿的时效,应根据行政诉讼的规定进行计算。
延伸阅读
  1. 行政赔偿申请费用的支付问题
  2. 国家行政赔偿的条例问题
  3. 对赔偿委员会决定不服,复议的流程是怎样的
  4. 行政赔偿中的追责问题
  5. 寻衅滋事行为是否可以取保候审

国家赔偿法热门知识

  1. 行政诉讼法案件有效期限
  2. 我国司法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方式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行使职权侵犯人身权的赔偿
  4. 司法解释规定:错误执行案件占比60%
  5. 看守所的行为是否违法会导致司法赔偿?
  6. 刑事赔偿与民事赔偿的优先顺序
  7. 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赔偿工作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执行新的日赔偿标准
国家赔偿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