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3-10-24
各级主管税务机关有权对企业与其关联企业间的转让定价问题进行调查。被调查企业必须如实报告其业务往来情况,并提供相关资料,不得拒绝或隐瞒。
在选择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审计之前,审计人员需要对企业及其关联企业的职能或功能进行综合分析。他们需要全面了解被调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内容、方式、收入确定、财务核算、定价方法和纳税情况。
根据审计情况,审计人员可以要求企业提供与纳税有关的以下资料:
审计人员需要重点分析以下内容:
在案头审计时,根据审计内容,需要填制《产品(商品)内、外销售情况表》、《产品成本情况分析表》、《主要产品生产成本、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分析表》和《各项费用分析表》。
现场审计是指调查人员对企业申报资料和价格、费用标准等难以在案头审计时查清的问题进行实地查验取证的工作。调查人员会直接深入企业进行现场查看,审核账簿、凭证、购销合同等相关资料,并听取企业人员的情况介绍和问题解释、说明。
现场审计工作计划由主管税务机关的专职负责人拟定,并经上级领导批准后实施。工作计划应包括审计的时间安排、参加人员、检查项目和内容,以及具体的审计方法。
参加现场审计的人员必须是2人或2人以上,并应出示《税务检查证》(涉外税收人员使用)。
调查人员应提前3-7天将审计的时间、地点和内容通知企业。
如果需要从企业调阅账簿凭证及其他相关资料,应按照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办理交接手续,并妥善保管,按法定时限如数退还企业。
现场查验取证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情况必须进行记录,并要经被调查方人员签认。如果被调查方人员拒签,可以由调查人员2人以上签认备案。
调查人员对调查的有关企业情况负有保密义务,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泄露。
主管税务机关在调查企业与其关联企业间的业务往来情况时,有权要求企业提供有关交易的价格、费用标准等资料。但必须以书面形式向企业下达《关于提供与关联企业业务往来有关具体资料的通知》。通知中必须明确企业在要求期限内(最长不超过60天)提供资料的具体类型、内容、范围、所属期、数量、金额。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如购销、资金借贷、提供劳务、转让有形和无形财产及提供有形和无形财产使用权等。
如交易的数量、地点、形式、商标、付款方式等。
用于确定交易价格和收费依据的其他相关资料。
调查审计的内容涉及本省其他地区以及跨省、市的情况时,应请求有关税务局协助调查。
由企业主管税务机关直接与有关税务机关协助办理。
由企业所在地所属税务机关填写《关联企业转让定价调查工作联系单》,上报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主管税务机关,由其与有关省市主管税务机关联系办理。有关省市主管税务机关应在接到联系单后20日内给予书面答复。
各地税务机关在调查企业与关联企业转让定价问题时,如果发现企业有与外地关联企业转让定价的证据,应主动通知关联企业所在地税务机关,相互协助,共同查证。
各级税务机关应利用各种手段和渠道,广泛收集国内外市场价格和费用收取标准等信息资料,并应用计算机,逐步形成价格信息网络。国家税务总局负责收集各部委及境外的相关资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税务机关具备条件的,应单独或联合建立资料信息中心,收集、储存、保管纳税人历年的申报资料、主要商品的市场价格、行业和产业利润率、借贷款利率以及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管理特点和内部交易方面的信息。力求做到所占有的信息资料在税务系统内共享,并提供查询和信息的服务。
各主管税务机关如果需要查询中央各部委和境外的有关价格信息资料,应填写《价格信息查询登记表》、《关联企业业务往来调查表》并附上相关调查材料。必须真实详细地列明所查业务的具体内容,包括类别、商品名称、规格型号、销售(购货)地、销售(购货)方式、数量、条件、收费标准等,并说明查证的问题和疑点。经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税务机关核准后,以密件形式报送国家税务总局办理。国家税务总局接到登记表或调查表后,应在30日内将收费标准(通过情报交换查询的不收费)及相关情况通知查询单位。待查证后,应以书面形式通知各地。如果无法查证,也应及时通知并说明理由。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税务局之间委托查询、了解价格信息资料,应填写《关联企业转让定价调查工作联系单》。受托方应按委托方的要求和内容积极、认真办理,并及时给予答复。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税务局范围内查询、了解价格信息资料的手续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税务局自行规定。
对企业进行调查审计时,如果确需取得境外有关价格信息资料,可以报请国家税务总局通过情报交换取得所需的价格资料。也可以经批准,通过我驻外机构进行调查搜集价格信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