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审计的特殊性与难点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机构法律知识

中小企业审计的特殊性与难点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4-02-15

 
12737
新审计准则颁布已有两年了,但风险导向审计对于每一个审计人员来说还是新事物,具体如何实施,大家都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与总结。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笔者将来谈谈对中小企业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小企业审计的特殊性与难点

1. 公司治理结构上的先天缺陷

在中小企业审计中,公司治理结构的先天缺陷是一个主要难点。由于中小企业产权关系不明晰或所有者与经营者没有分离,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权力往往凌驾于企业管理制度之上。这种情况下,企业对外公布的财务报表的会计信息真实性存在较大问题,也增加了审计风险。

2. 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

中小企业往往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也不规范。企业内部控制行为主体素质偏低,企业内部各部门及员工对内控认识有偏差或者完全无认识。管理工作往往凭借临时决定,企业财务工作混乱,核算不实,严重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

3. 缺乏内部审计等监督机制

很多中小企业没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或者内审机构的职能被弱化,不能充分发挥监督作用。这使得企业在审计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增加了审计风险。

4. 企业聘请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目的可能不纯

中小企业聘请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目的可能不纯。企业可能出于法律法规要求或经营过程中的需要而聘请注册会计师审计。然而,由于企业利益诉求强烈,企业对审计报告结果有明确想法,可能存在舞弊的可能性。因此,注册会计师在承接业务与实施审计工作过程中,必须保持职业谨慎,考虑被审计单位存在舞弊的可能性,以及事务所能否抵制客户的不合理要求。

对风险导向审计的再认识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最终目标是查错防弊,风险导向审计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发现舞弊。在中小企业审计中,不能将风险评估的对象无限扩大,也不能将风险评估审计的效果无限拔高。风险导向审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操作,同时考虑时间成本的因素。

1. 全面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情况不现实

要在有限的审计时间内评价重大错报风险水平,全面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情况是不现实的。因此,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的了解和评价只能是有的放矢的去做,审计人员需要具备风险导向意识,并贯穿于审计全过程。

2. 关注和收集行业财务指标信息

审计人员应关注和收集企业所在行业的财务指标信息以及与财务指标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将直接对报表合理性提供保证,对审计的重点提供指导。

3. 了解企业的法律、监管情况

审计人员需要了解企业的法律、监管情况,并与财务报表指标相结合。企业是否承受外部压力对哪些指标有外部要求,企业是否为了满足这些指标而实施舞弊,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对审计的影响。

4. 重视企业对外发布财务报告的目的

审计人员应重视企业对外发布财务报告的目的,结合管理层的诚信度,作出合理评价。通过检查、询问等方法,对企业所披露的经营成果、资产状况是否符合实情做到宏观了解,并考虑是否解除业务约定或发表恰当的意见类型。

中小企业风险导向审计的具体实施

在中小企业审计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实施,结合风险导向审计的原则和方法。

1. 做对财务数据的分析性程序

在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情况与内控情况之前,可以先做对财务数据的分析性程序。通过对两期的简单数据进行分析,对企业业务状况先有定性的了解,以安排审计的重点。

2. 关注行业财务指标信息

关注和收集企业所在行业的财务指标信息以及与财务指标相关的信息,对报表合理性提供保证。

3. 了解企业的法律、监管情况

了解企业的法律、监管情况,并与财务报表指标相结合,考虑外部压力对审计的影响。

4. 重视企业对外发布财务报告的目的

重视企业对外发布财务报告的目的,结合管理层的诚信度,作出合理评价。通过检查、询问等方法,对企业所披露的经营成果、资产状况进行宏观了解。

5.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拟定进一步审计程序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拟定进一步审计程序,针对高风险领域有针对性地实施进一步程序。

6. 简化审计程序

对没有内部控制制度或者内部控制制度极不健全的企业,以及业务内容简单、业务量小的中小企业,可以考虑简化审计程序。重点关注损益表项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7. 运用分析性程序

重视分析性程序的运用,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复核,与行业数据、企业历史数据、企业日常行为进行比较,分析差异原因。

8. 完成报表项目余额的实证性程序

完成报表项目余额的实证性程序,包括现金盘点、银行函证、存货监盘等程序。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获取审计证据,保证审计的有效性和适当性。

总结

在中小企业审计中,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方法,不是目的。审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实施,结合风险导向审计的原则和方法,以达到节省审计时间与成本和更好控制审计风险的目标。审计人员还需要运用职业判断,与委托人、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进行沟通,并征询法律意见,以保证审计的有效性和适当性。
延伸阅读
  1. 企业法律风险案例的分析
  2. 中小企业内部管理流程设计规划的法律原则
  3. 新三板定增认购合同范本2019最新
  4. 中小企业利用房产抵押获得贷款的优势
  5. 中小企业融资路径与法律专业术语

审计法热门知识

  1. 一、各种收入的审计
  2. 新三板公司的股权激励机制
  3. 坏账准备的重要性及来源
  4. 疫情下的减租政策
  5. 武汉审计局:学习新修订《审计法实施条例》的组织与推广
  6. 中小企业促进法将实施:为中小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7. 企业资产重组前内部审计的作用
审计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