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不予行政处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处罚法 > 行政处罚法律法规法律知识

什么情况下不予行政处罚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4-06-24

 
127156

什么情况下不予行政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以下情况下不予行政处罚:

1. 未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

根据法律规定,未满14周岁的人在生理、智力上尚未发育成熟,还不具备了解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能力,也不具备自觉地控制自己行为和对自己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因此,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需要责令其监护人加以管教。

2.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情况下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然而,对于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实施违法行为的情况,应当给予行政处罚。如果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也不予行政处罚。

相关法律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有关内容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处罚必须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并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对于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行政处罚的目的

行政处罚的目的是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

当事人的权利

根据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如果对行政处罚不服,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如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行政机关违法给予行政处罚受到损害,有权依法提出赔偿要求。

行政处罚与民事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违法受到行政处罚,如果其违法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

行政处罚决定的告知

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行政机关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延伸阅读
  1. 行政赔偿的申请条件
  2. 公司解散之诉的管辖范围
  3. 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的区别与联系
  4. 行政处罚对企业资产重组的影响及时间
  5. 行政处罚的法律救济途径

行政处罚法热门知识

  1. 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的计算方法
  2. 行政处罚的适用条件限制
  3. 火灾事故的赔偿问题解析
  4. 行政处罚法对违法行为发现时间的规定
  5. 警察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处罚
  6. 违章建筑举报的相关部门
  7. 法律咨询:行政处罚权的归属问题
行政处罚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