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行为公定力的基本涵义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处罚法 > 行政处罚管理法律知识

行政行为公定力的基本涵义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0-05-25

 
126780

行政行为公定力的基本涵义

【公定力的基本涵义】

行政行为一经成立,不管合法与否,若非无效行政行为,就产生一种拘束所有机关、组织或个人的效力,在未经有权机关撤销或有其他理由影响其效力之前,都推定其为合法有效。

【对公定力的理解】

公定力是一种假设的、推定的、暂时的法律效力;

公定力自行政行为成立之时就产生;

公定力是一种对世的法律效力;

公定力原理的例外是无效行政行为。

【公定力的根据】

公定力是一个经学者阐述的原理,在法律上并未明确规定,只是某些制度安排表达了这一原理。为什么需要有这种制度安排和相应的原理呢?

行政行为其实是关于法律解释和法律适用的一种权威性宣告,如同司法判决一样,它对人们的行为具有规范作用;

如果我们不是形式主义地把法律仅仅视为载于文本上的一般性规范,而是把其看成一种人们的行为秩序,其本性在于规范,那么,行政行为也是一种“法律”,是整个法律秩序的组成部分;

鉴于人们希望对自己的未来有所把握,人们普遍有一种趋利避害的行为选择动机,所以,法治所强调的法律必须具有确定性、稳定性、可预见性、不可破坏性、可实施性等品格,为人们普遍赞同;

法治的这些要求自然地也延伸到作为法律秩序组成部分的行政决定、司法判决上,因而,公定力的根据并不在于行政行为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不在于社会对政府存在一种信任,而在于人们对秩序的需要和预期。

【公定力的意义】

(1)公定力原理是支持行政行为确定力的前提,后者主要针对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双方而言;

(2)公定力原理是“行政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的理论基础

行政诉讼法第44条,“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原告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裁定停止执行的;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之所以不停止执行,乃依据公定力原理承认该行为是暂时有效的行政行为。

(3)公定力与行政行为作为先决条件的民事纠纷处理问题

在当代国家,行政机关经常直接或者间接介入行政相对人之间的民事纠纷,如公安机关对相互斗殴的当事人作出处理、责令其中一方当事人赔偿另一方当事人损失、被责令的一方当事人认为赔偿远远大于实际损害(行政裁决),房屋管理部门对一方当事人的房屋所有权或者抵押权作出确认、引起另一方当事人的不满、认为房屋所有权或者抵押权属于自己(行政确认),城市建设部门允许一方当事人建造房屋、引起另一方当事人不满、认为侵犯了自己的相邻权(行政许可),等等。如果其中一方当事人为了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其必须先经过行政诉讼,由法院对有关的行政决定合法性先行作出判决,而后再提起民事诉讼呢,还是可以直接提起民事诉讼?

由于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如何处理类似案件,所以,实践中大致有三种做法:

在当事人仅提起民事诉讼的情况下,法院就民事诉讼作出判决,在判决与行政行为发生冲突时,由行政机关自行处理其行政行为;

在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的情况下,法院审理中发现有行政行为问题,可中止民事诉讼,待行政诉讼结果后再行民事诉讼;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

第一种作法,尊重了公定力原理,比如,公安机关的裁决。但是,在某些具体情形下,行政相对人一方面可能不愿意提起行政诉讼,另一方面可能认为真正的权属争议才是其所关心的。比如,相邻权问题、房屋所有权或者抵押权确认问题。

第二种作法,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法院作出与行政行为相反的判决,这似乎与公定力原理相悖。不过,我国有学者提出,如果行政行为的作出是基于一种形式审查而非实质审查的时候,法院可以径直作出民事判决,也无需等待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以及行政诉讼的结果。比如,房屋管理部门对房屋所有权、抵押权的确认。

第三种作法,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会引起其他一系列诉讼程序上的问题。

在日本,公定力在这类案件中的适用范围,也被法院判决认定为需要根据行政行为的目的、性质而予以合理的限制。所以,在涉及行政行为对民事权利义务予以确认、裁决的案件、甚至行政行为涉及民事权利义务(如某个建筑许可导致建筑影响采光权)如何处理的问题上,需要进一步研究。

延伸阅读
  1. 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内容
  2. 行政行为的公定力是什么意思,行政行为的效力
  3. 无效行政行为的法律性质和效力是什么
  4. 对行政行为的效力内容的理解
  5. 具体行政行为效力的种类有哪些

行政处罚法热门知识

  1. 一个案子两个违法实施如何处罚
  2. 行政处罚违纪党员处理程序
  3. 行政处罚的定义和种类
  4. 行政执法人员的主要权利
  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于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6. 提供虚假学历入职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7. 城管是否具有执法权的问题
行政处罚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