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企业效益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程序法律知识

电信企业效益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点击数:36 更新时间:2024-01-01

 
12662

审计取证困难

多样的证据收集和评价方法效益审计的目的是对经济活动进行评估和判断。然而,在缺乏统一标准和灵活运用技术方法的情况下,证据的收集和评价方法多种多样。因此,确保审计证据的证明力变得非常困难。更难的是,要让被审计单位心甘情愿地在取证记录上签字。

困难的审计证据的证明力缺乏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效益审计的关键在于评价。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直接关系到领导责任的追究。然而,目前电信企业中缺乏建立健全公正客观的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缺乏公正客观的评价体系审计风险的存在电信企业的效益审计涉及主业经营和管理活动两个方面。主业经营可以通过业务利润率、经济增加值等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然而,管理活动的效益审计主要涉及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激励等四个功能的审计,这些功能的效益很难用量化指标来计算。同时,缺乏效益审计准则和程序以供遵循,缺乏统一标准进行评价,以及多种多样的计算方法导致计算结果千差万别,进一步增加了审计的风险性。

缺乏统一标准和程序,计算结果千差万别会计信息的失真效益审计必须建立在真实和合法的基础上。然而,当前社会的诚信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在电信业领域仍然存在会计信息失真、营私舞弊、违规违法和经济犯罪等现象。尽管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已经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并上市,但不能排除存在虚假会计资料的可能性。如果采用这些虚假的会计资料进行效益审计分析,必然会导致审计结论的错误,增加审计风险的发生。

延伸阅读
  1.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2. 股权转让对价的计算方式
  3. 破产后债务清偿顺序及相关法律规定
  4.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5. 我国法律对于版权转让规定的具体税率

审计法热门知识

  1. 审计机关编制年度经费预算草案的依据
  2. 审计机关对违反国家财政收支的行为的处理
  3.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票发行业务细则(试行)第八条的优先认购权规定
  4. 主营业务收入分析
  5. 新审计法实施条例的六大看点
  6. 审计风险的客观性
  7. 国有企业改制上市中的审计风险
审计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