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影响质量控制的因素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程序法律知识

内部审计影响质量控制的因素有哪些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3-12-21

 
12606

实行质量控制应先了解审计质量

审计质量是衡量审计工作符合审计标准的程度,包括人员的质量、工作的质量、审计结果(审计报告)的质量。要实行质量控制,必须紧紧围绕审计质量的各个要素进行,以保证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影响质量控制的因素

1.主观认识模糊、意识不强,实际操作方法单一

主观认识模糊表现在企业管理者对内部审计的职能认识模糊,忽视了内部审计监督、服务、管理的职能;无竞争对手、思想松懈;企业与个人利益的一致性使内部审计人员对违纪违规行为视而不见;对潜在风险认识不足。

2.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一些审计人员财会知识不熟练,对新的会计准则理解不透彻,对法律法规不熟悉,对审计理论不求甚解;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必要的审计理论;编制的工作底稿不规范,审计证据不充分,专业判断不合理。

3.机构设置不合理、制度不健全

一些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被撤销或弱化,内审机构及其人员工作独立性不强;企业缺乏健全的内部审计规章制度,操作程序不规范。

4.缺乏质量控制评价体系

企业缺乏科学的、量化的评价审计质量的标准,对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控制缺乏推动力。

搞好审计质量控制的途径

1.完善机构设置

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完善管理体制,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强化督导力量,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2.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加大培训力度,注重业务和职业道德教育;鼓励审计人员自学,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加强交流和讨论,提高业务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3.建立健全质量控制制度

建立全面质量控制制度和项目质量控制制度,确保审计工作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

4.进行审计全过程控制

认真规划审计计划,加强实施中的指导和监督,强化工作底稿及审计报告的复核。

5.建立质量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对业务质量进行综合考核评价。

总之,要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必须充分把握内部审计的宗旨,量力而行,突出重点,不断改进审计方法;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和规范审计工作程序。

延伸阅读
  1. 认缴制公司减资程序
  2. 企业兼并的法律程序和手续
  3. 外商独资企业股权怎么转让
  4. 征地拆迁安置补偿资金审计方法
  5. 对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的要求

审计法热门知识

  1. 被审计单位转移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的处罚
  2. 审计监督范围进一步明确
  3. 工程审计的定义和目的
  4.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现状
  5. 误区一:不对询证函保持控制
  6. 新条例增强财政资金运用实行跟踪审计和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力度
  7. 发生公司分立纠纷如何处理
审计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