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9-21
审计是指由审计人员依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经济责任,用于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的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同时,审计也为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提供建议,为保障企业管理层所关注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发表意见。
审计的基本职能包括监督职能、评价职能和鉴证职能。监督职能是指审计人员依法监察和监督被审单位的经济活动沿着合法、合规、合理和有效的正常轨道上进行。评价职能是指审计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审核检查,以及充分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掌握确凿的证据,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鉴证职能是指通过审核检查,确定被审计单位反映和说明其经济活动的会计资料和其他真实性,从而做出鉴定,确认其经济活动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经济事实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并提出局面证明,并发表审计意见。
审计的内涵功能包括促进功能、制约功能、反映功能、鉴证功能和服务功能。促进功能通过审计工作,从宏观上促进国民经济管理的加强,从微观上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制约功能是国家审计部门对妨碍国民经济发展,阻碍改革开展的一些因素进行制约。反映功能是审计部门将体制改革中有关宏观控制、微观体制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提供准确信息。鉴证功能是审计部门在监督的同时,以鉴证的形式,客观评价企业经济效益和管理措施,以促进其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服务功能是审计工作所秉承的管理办法和政策指导,完全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体制下展开的。
审计创新是指审计部门、审计人员根据审计工作的现实需要,创造新的、较之以往更为有效的审计监督机制,达到在统一的总体目标下的各个不同发展时期要达到的目的。审计创新包括审计理论创新、审计体制创新、审计内容创新、审计技术方法创新以及审计管理创新等。审计创新的核心是审计观念、审计思维方式的创新。
审计创新对于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和审计部门来说尤为重要。加入WT0后,我国全方位地置身于世界经济竞争环境中,审计作为经济领域的高层次监督,也必将面临经济全球化的全新挑战。现代化管理系统的实施对审计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审计工作也处于从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加快发展的转型期。因此,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需要自我加压、自主创新,在创新中加快发展。
作为审计人员,要强化审计创新,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树立创新审计精神和理念。审计人员要摈弃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旧的思想、观念、思路和做法,积极适应形势需要,及时掌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发展状况。创新是推动审计人员保持进取精神,不断推进审计成果优质化的动力。
其次,要正确认识审计创新,抓住主要环节,讲求成果价值。创新要满足切实可行和价值可取两方面要求。切实可行是指审计人员创新应在自己本职、熟悉、有积累的业务、事项范围内进行;价值可取是指创新创优应考虑取得的成果是否有助于查处大案要案、确认大是大非,是否可以解决组织管理、技术业务和效益等方面的问题。
再次,努力学习,更新审计知识、方法和手段。审计人员必须努力学习和熟悉财税、金融、国企、投资、土地和社会事业制度等知识,深入研究国内外审计发展的趋势。同时,要掌握效益审计、IT知识与技能,以及人力资源会计和信息资源会计等新的审计知识。推广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适应信息化社会对审计工作发展的要求。
在实践审计创新工作中,审计人员应注意克服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克服对审计创新的错误认识,避免审计创新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创新必须根植于深厚的实践基础,不能脱离客观实际、违背客观规律盲干和违规操作。
二是避免脱离审计工作任务的创新。创新是在完成规定审计任务基础上的创新创优,创造实现审计成果优质化的工作环境。
三是寻求组织支持,避免孤军奋战。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创新工作时需要得到审计组有关人员的积极配合,并得到领导和组织的支持与认可。
通过审计创新,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可以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有效地防范审计风险,为社会和企业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