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5-30
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的财务报表需要由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以确保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审计报告分为两种类型: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和非标准意见审计报告。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表明会计师认为财务报表质量合格,而非标准意见审计报告则表示会计师认为财务报表质量不合格。
非标准意见审计报告根据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种: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和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这些不同类型的审计报告反映了会计师对财务报表问题的不同程度的看法。
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表示会计师认为报表存在瑕疵,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表示会计师认为报表存在错误,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说明会计师认为报表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而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则表示会计师认为报表质量极差,无法发表任何意见。
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年报中的"重要提示"只会列示审计报告的类型,具体内容会出现在财务会计报告的开始部分。标准意见审计报告的内容几乎一致,投资者不需要过多关注,而非标意见则会根据不同公司的情况有所区别,注册会计师会明确阐述出具非标意见的原因。投资者应该认真阅读这些审计报告。
根据过去几年的情况,非标意见在全部审计报告中的比例每年都保持在11%左右,其中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约占非标意见的60%。严重程度较高的后三种非标意见在全部审计报告中的比例一般保持在5%左右。
过去的经验表明,非标意见主要集中在资产质量差、微利公司和亏损公司。这些公司面临着巨大的业绩评价压力,相比其他公司更有动机在财务报表上进行财务造假。因此,这些公司被出具非标意见的概率较大。
上市公司的年报被出具非标意见审计报告会导致一系列连锁后果。
首先,上市公司可能面临再融资受阻的情况。根据规定,如果上市公司最近三年及最近一期的财务报表被出具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该公司将失去公开增发、配股和发行可转换债券的资格。
其次,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可能无法实施。大多数股权激励计划要求财务报表必须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意见的审计报告。
第三,上市公司可能被剔除出指数成份股。许多指数选择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未被出具非标意见审计报告作为成份股的条件。一些投资基金将选股范围与指数成份股挂钩,因此,上市公司被剔除出成份股将导致机构投资者大规模抛售股票,股价大幅下跌。
最后,对于上市公司的股改,非标意见的出具可能导致原有的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送股票。这一后果对投资者可能较为有利,具体情况需要查询上市公司的股改方案。
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存发展主要依赖于其信誉。只有出具的审计报告没有问题或问题概率较低,其审计的财务报表经得起考验,事务所才能获得更多的业务并发展壮大。因此,知名规模大的会计师事务所相比不知名规模小的事务所,其审计报表出问题的概率较小。
投资者在阅读年报时要注意上市公司是否更换了出具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年报的"重大事项"部分会有详细说明。
如果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非标意见的审计报告,而上市公司无法接受这一结果,当矛盾激化时,上市公司可能会选择更换会计师事务所以获得期望的审计报告。因此,上市公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特别是更换理由不充分时,投资者应保持高度警惕。实际案例表明,在进行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中,许多公司曾更换会计师事务所。
根据规定,上市公司解聘会计师事务所或会计师事务所辞职后,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都需要向中国证监会和交易所报告并披露原因,并对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负责。被解聘的会计师事务所如果对解聘理由有异议,有权向上市公司股东大会申诉,并可以要求公司披露相关信息。
投资者必须密切关注上市公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