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审计的领导干部应当向审计组织提供什么材料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程序法律知识

接受审计的领导干部应当向审计组织提供什么材料

点击数:32 更新时间:2024-02-24

 
12374
审计机关在进行审前调查或者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时,有权对被审计领导干部进行调查。被审计领导干部应当如实提供相关情况。所以接受审计的领导干部应当向审计组织提供什么材料?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被审计领导干部提交材料的法定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49条的规定,一般情况下,被审计领导干部应当向审计机关提交以下材料:

1. 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报告

被审计领导干部需要向审计机关提交一份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报告。这份报告应当详细说明被审计领导干部在经济方面的职责和义务,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2. 有关重大经济决策事项和重大经营决策事项情况

被审计领导干部还需要向审计机关提供与重大经济决策事项和重大经营决策事项有关的情况。这包括相关决策的背景、过程和结果等信息。

3. 其他审计机关需要了解的相关情况

除上述材料外,审计机关还可能需要了解其他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情况。被审计领导干部应当积极配合,提供审计机关需要的相关材料和信息。

4. 被审计领导干部需要说明的相关情况

被审计领导干部还需要向审计机关说明其他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情况。这些情况可能包括个人财产状况、经济利益关系等。

违反法定义务的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49条的规定,被审计单位违反《审计法》的规定,拒绝或者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的,或者拒绝、阻碍检查的,将面临以下后果:

1. 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和警告

审计机关将责令被审计单位改正违规行为,并可以通报批评,给予警告。

2. 罚款

对于拒绝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的被审计单位,审计机关可以处以5万元以下的罚款。

3. 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

对于被审计单位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审计机关认为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的,将向有关部门、单位提出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的建议。

4. 刑事责任

如果违反行为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1. 派出的审计机关对谁报告和由谁领导
  2. 国务院组成人员构成
  3. 对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的要求
  4. 特殊情况下停止审计:决策的执行
  5. 公务员亲属回避原则

审计法热门知识

  1. 一、各种收入的审计
  2. 武汉审计局:学习新修订《审计法实施条例》的组织与推广
  3. 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的审计职责
  4. 审计业务约定书的考虑因素
  5. 虚构收入:违法手法及其普遍性
  6. 审计方法
  7. 辞退与辞职的区别和应对方式
审计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