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视预算的观念的原因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会计法 > 会计法法规法律知识

轻视预算的观念的原因是什么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4-13

 
12243
预算是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国家年度集中性财政收支计划。它规定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和数量、财政支出的各项用途和数量,反映着整个国家政策、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预算还涉及到有计划地巧妙处理所有变量,这些变量决定着公司未来努力达到某一有利地位的绩效。轻视预算的观念的原因是什么?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轻视预算的观念

在企业管理中,一些人认为预算与公司的战略关系不大,缺乏明确的手段。他们没有将预算与公司整体战略、发展目标和年度计划进行细化。相反,他们将预算与计划混淆,只有年度综合计划,没有根据计划量化到月份或季度的预算,这不足以作为管理与考核的依据。此外,他们认为预算是财务部的事情,并不能有效地提高本部门的运营效率。他们还认为预算编制中基于的市场因素不断变化,可能使预算流于形式。

预算编制

在预算编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各部门的经营目标定得过低,没有达到本部门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各部门编制的计划比较零散,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的计划缺乏协调性,容易发生公司资源分配的冲突。预算编制缺乏依据,成本预算没有按照成本动因进行分解,单纯依靠历史数据和主观判断。预算确定的目标与各负责人员的职责不相匹配,企业不能根据自身的基础条件选择适合的预算方法,盲目实施复杂的预算解决方案,无法确认编制预算所需的时间和人力的投入,预计投入的人力和时间过于漫长。

预算执行监控

在预算执行监控方面也存在问题。各部门的经营目标在执行过程中没有相应的工具进行监控和考察其进展状况。预算目标中使用的分摊方法无法被各管理人员控制。没有预算作为依据,支出审批时不能区分正常的和例外的支出,高层管理人员不得不应付大量日常审批事务,审批程序复杂、周期长,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要求。财务部门在对支出审批上不能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缺乏相应的预算考核制度,造成企业预算的编制与执行相脱离,重编制、轻执行。在分析预算执行情况时,仅将预算值与执行情况进行简单的比例计算,而没有对预算差异进行深入的、定量的分析,难以确定预算差异产生的原因,无法把预算执行情况与企业经营状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目前的预算管理不健全,难以真正支撑企业的战略目标,难以为绩效考核提供较好的依据。

延伸阅读
  1. 明确资金流动,严禁现金坐支
  2. 合作协议
  3. 国家赔偿法的时间效力及溯及力问题
  4. 冤假错案的纠正途径
  5. 购房前的准备工作

会计法热门知识

  1. 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合理性、正确性
  2. 会计行为的规范与制约
  3. 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方法
  4. 法律咨询合同的印花税问题
  5. 第一章:企业物流管理制度
  6. 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的程序和要求
  7. 资产负债管理的构成
会计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