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合同和保险合同主体有什么区别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合同 > 人身保险合同法律知识

保险合同和保险合同主体有什么区别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12-14

 
1202

保险合同和保险合同主体的定义

保险合同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条的规定,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保险合同主体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条的规定,保险合同主体包括投保人和保险人。

保险合同的基本特征

合同属性

保险合同作为一种合同,具备合同的一般属性,包括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等原则。合同内容必须合法,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合同。

保险合同的特殊法律特征

除了具备合同的一般属性外,保险合同还具有其自身的法律特征:

  1. 双务合同:保险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相互享有权利,又相互负有义务。
  2. 射幸合同:保险合同在订立时效果不确定,保险人赔偿义务的实际履行带有偶然性。
  3. 附合合同:保险合同由保险人提出合同的内容,投保人只能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选择。
  4. 最大诚信合同:保险合同要求投保人和保险人之间最大限度的诚实守信。
  5. 要式合同:保险合同必须采用法律规定的方式,记载法律规定的事项。
  6. 补偿性合同和给付性合同:财产和责任保险合同是补偿性合同,人身保险合同是给付性合同。

投保人和保险人的定义和要求

投保人的定义和要求

投保人是指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保险合同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

投保人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 具有相应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2. 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
  3. 承担支付保险费的义务。

保险人的定义和要求

保险人是指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公司。

保险人具备以下三个法律特征:

  1. 保险基金的组织、管理和使用人。
  2. 履行赔偿损失或者给付保险金义务。
  3. 依法成立并允许经营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

违法行为的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六十三条和第一百六十四条的规定,保险公司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对于超出批准的业务范围经营的行为,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可以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对于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十万元的行为,可以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于逾期不改正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业务许可证。

相关法律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六十三条和第一百六十四条对保险公司违法行为的处罚进行了具体规定。

延伸阅读
  1. 公司转让有风险吗
  2. 车辆被扣贷款保险赔偿吗
  3. 合同条款中被杠掉的怎么让他生效
  4. 合同法是民法吗
  5. 人寿保险的作用

保险合同热门知识

  1. 财产保险合同的特征
  2. 佛山市某支行财产保险合同纠纷案
  3. 财产保险合同效力和保险责任承担问题研究
  4. 保险合同纠纷案例(保险合同条款的解释)
  5. 人身保险的受益人是由谁指定的
  6. 保险合同中间人概念是什么
  7. 房多钱少购足人身保险再投资方为御险上策
保险合同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正规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2. 聘用退休人员劳务合同范本
  3. 退休(人员)劳务合同范本
  4. 公司房屋租赁合同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