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人未出庭证言的证明力如何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5-01-04
证人有出庭作证的义务,但是有特殊情况的,经法院批准,可以不出庭而出具书面证言。那么,证人未出庭证言的证明力如何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证人未出庭证言的证明力如何
一、证人出庭作证的要求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五条规定,证人应当出庭作证,并接受当事人的质询。而根据第五十六条的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所述的“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指的是以下情形:1. 年迈体弱或行动不便,无法出庭;2. 特殊岗位确实无法离开;3. 路途遥远、交通不便,难以出庭;4. 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原因,无法出庭;5. 其他无法出庭的特殊情况。在上述情况下,经人民法院许可,证人可以通过提交书面证言、视听资料或者利用双向视听传输技术手段作证。此外,根据第六十九条的规定,证人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二、未出庭证人证言的效力
如果证人未出庭作证,其证言的效力将会大大降低。一旦存在与该证言相矛盾的其他证据,法院将不会采纳该证言。一般情况下,证人证言具备证据的三种属性,即能力、合法性和相关性,从而具有一定的证明作用。然而,证人证言的证明力大小还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1. 证人与当事人的关系:根据《证据规定》,与一方当事人或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所提供的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2. 证人的认知、记忆、表达能力:证人所作证言必须与其年龄、智力和精神状态相符。无法表达意志或神志不清的人不能作证人。未成年人提供的证言必须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相符,否则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3. 证人证言的提供方式:如果证言是在法庭上提供,并经过原被告或控辩双方的质证,那么证人的资格、能力以及证言的真实性、相关性和合法性会因经历双方辩论的洗礼而具有较高的可信度。相反,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证言相对于其他证据来说具有一定的主观因素,其真实性容易受到证人主观意识的干扰。因此,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客观陈述其亲身感知的事实,尽量排除主观臆断、猜测或评论性语言。对于聋哑人证人,可以采用其他表达方式进行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