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被打法律上有何规定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司法解释法律知识

见义勇为被打法律上有何规定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0-05-25

 
116404
见义勇为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前一美德,在现实生活中因见义勇为造成当事人死亡或者重大人身损害的情形是非常多的,怎样保护见义勇为者的利益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见义勇为被打法律上有什么规定?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见义勇为被打法律上有何规定

依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因见义勇为被人打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的,受害人可以请求受益人给予一定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第一百八十三条 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第一百八十四条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见义勇为行为怎么认定

见义勇为的法律构成要件。从法律的角度进行分析,构成见义勇为行为至少需要下列四项法律要件:

1、见义勇为行为实施主体是自然人。所谓自然人是指与法人相对的社会公民个体的统称。由于见义勇为行为是紧急情况下实施者根据主观判断后所采取的行为和行动,因此无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者、具有完全政治权利者抑或剥夺政治权利者,都无关紧要。因此,只有将见义勇为的实施者定义为自然人,才能够符合其法律特性。

2、见义勇为者必须实施了危难救助行为。所谓的危难救助行为是指当国家、集体、社会、公民个人财产及公民个人生命安全遭到威胁之时,行为人实施了旨在降低损失或威胁的行为,进而产生了相应后果的一切行为。这种行为一般都是在危险的情况下出现,并且伴有较强的风险性。

3、行为人并不具备法律约定的义务。所谓法律约定的义务是指行为人与救助对象之间存在法律规定的救助责任。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客观上产生了救助效果,但是存在与救助对象的法律约定,那么这种行为就不能够算作见义勇为。换句话说,只有行为人的行为超越了法律约定的职责或不具备法律约定的救助义务以外,才能够成为见义勇为。

4、行为人主观存在维护公共利益或降低公共危害的意愿。原则上说,见义勇为行为要求行为者必须在主观上存在维护公共利益或降低公共危害的意愿,并且由此产生的行为,这种意愿必须带有正义感,才符合见义勇为的标准。即使行为者的行为客观上产生了上述结果,但是主观上仅仅是出于维护自身利益,那么也不能构成见义勇为。

延伸阅读
  1. 保护见义勇为法律规定是什么
  2. 因救人造成死亡,亲属是否可以向被救者索赔
  3. 见义勇为导致死亡,能否要求适当补偿
  4. 营救落水人员导致死亡可以索赔吗
  5. 救助溺水者身亡,能以见义勇为向被救者主张补偿吗

刑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情侣分手后女方自杀,男方的责任如何界定?
  2. 枉法追诉罪的立案标准
  3. 不知情销赃罪拘留多久
  4. 污蔑别人清白是什么罪
  5. 用私密照片威胁属于什么罪
  6. 没结婚和多个女人生孩子什么罪
  7.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