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窃多少钱以上判刑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5-02-11
偷窃罪的量刑标准
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以一千至三千元为起点。对于这类犯罪行为,可以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可以处罚金。
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巨大”
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巨大”以三万元至十万元为起点。对于这类犯罪行为,可以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可以处罚金。
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
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以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为起点。对于这类犯罪行为,可以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可以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该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参照上述数额标准,确定该地区执行的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具体的量刑标准应根据您所在地区的规定执行。
偷窃罪的立案标准
公安部关于修改盗窃案件立案统计办法的通知
1992年1月,公安部下发了《公安部关于修改盗窃案件立案统计办法的通知》,对立案标准进行了规定:公安机关接到报警的盗窃案件,不论盗窃财物数额多少,均应受理、登记并认真查处。其中,达到当地规定的盗窃犯罪数额标准的,立为刑事案件;撬门破窗入室盗窃、扒窃、使用刀刃等工具或携带凶器盗窃的,不论盗窃财物数额多少,均立为刑事案件;明显是惯犯作案或一人多次作案的,以及其他虽未达到规定的数额标准但情节或者后果比较严重的,也立为刑事案件;其余作为治安案件查处,经过工作发现构成刑事案件的,应及时立为刑事案件。盗窃数额在2000元以上的,或虽不足2000元但情节或后果严重的,立为重大案件;盗窃数额在20000元以上的,或虽不足20000元但情节或者后果特别严重的,立为特大案件。个人诈骗和抢夺公私财物的案件,参照上述立案标准执行。根据各省市的具体情况,立案标准可能有所不同。请参照您所在地区的规定执行。
亲属盗窃罪的认定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盗窃自己家里的财物或者近亲属的财物,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对于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情况,在处理时也应同在社会上作案有所区别。对于是否追究亲属盗窃罪的刑事责任,需要综合考虑盗窃数额、盗窃次数、主观恶性以及亲属的态度等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判断。其中,家庭成员或亲属的态度是决定是否追究刑事责任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家庭成员及亲属间盗窃虽然达到了普通盗窃数额较大或巨大的规定标准,但没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一般可不作为犯罪处理。对于确有必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必须是盗窃数额较大或巨大,同时又具有其他严重情节,引起家庭成员和亲属愤慨,要求追究刑事责任。例如,多次盗窃家庭亲属财产,经教育不改,引起家庭成员和亲属不安;盗窃无生活来源的亲属财产,造成其生活困难,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盗窃数额特别巨大,挥霍浪费,无法追回,给家庭成员和亲属造成重大损失;盗窃主观恶性深,多次在社会上盗窃,因种种原因限制而盗窃数额不大,而又转为盗窃家庭亲属财产;因盗窃造成家庭成员和亲属关系劣变和其他严重后果等等。关于各省市的立案标准,请参照1998年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新标准尚未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