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造谣惑众罪认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军人违反职责罪法律知识

战时造谣惑众罪认定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4-04-21

 
116013

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在军事法律中,对于军职人员在战时情况下的行为,需要明确罪与非罪的界限。只有当军职人员制造谣言,迷惑群众,动摇军心时,才构成犯罪行为。而对于那些在战时因对上级的命令、指示理解不同,而随意发表一些错误言论,或者遇到任务较重、伤亡较大、未顺利完成任务而埋怨上级和责怪友邻部队的行为,不能当成造谣惑众的行为加以追究。只有当行为人故意传播战况不真实的消息,或将他人的谎言蜚语加以传播、渲染,并且造成了动摇军心的后果时,才应视为犯罪行为。

区分本罪与谎报军情罪的界限

在军事法律中,有两种犯罪行为都涉及虚构事实并加以扩散的情节,而且其虚构的内容可能很相似。但是,前者是将编造的谣言在公众中散布,散布的对象包括下级、同级和上级,但并非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而后者是将编造的情况按隶属关系和职责要求向上级报告,其表现形式是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

区分本罪与假传军令罪的界限

在军事法律中,前者的行为人也可能编造有关作战命令的谣言。然而,与假传军令罪相比,前者传递虚假军令的方式和接受虚假军令的对象有所不同。前者并非将虚假军令直接传播给执行人,而是在公众中传播,对象是不特定的;而后者则是将虚假的命令传递给依照职责应执行该命令的人,假传的方式往往是正常下达命令的方式,对象是特定的。

战时造谣惑众罪与战时造谣扰乱军心罪

在军事法律中,战时造谣惑众罪与战时造谣扰乱军心罪的法条存在竞合关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军人在战时制造谣言、迷惑群众、动摇军心构成犯罪的情况,应优先适用战时造谣惑众罪的规定,以便对其进行相应的法律处罚。

延伸阅读
  1. 战时造谣惑众罪的构成要件
  2. 战时造谣惑众罪的构成要件
  3. 危害国防利益罪的主体只能是现役军人吗
  4. 战时造谣扰乱军心罪是什么
  5. 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刑事责任如何追究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故意伤害罪的追诉时效
  2. 冒充警察行为的法律性质
  3. 职务侵占罪与贪污贿赂罪的区别
  4. 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及量刑标准
  5. 寻衅滋事罪及其刑罚量刑标准
  6. 招摇撞骗罪的法律规定
  7. 招摇撞骗罪:情节犯还是行为犯?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