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违抗命令罪司法解释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军人违反职责罪法律知识

战时违抗命令罪司法解释

点击数:33 更新时间:2023-10-15

 
115998

刑法专论:战时违抗命令罪的认定及相关问题

一、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

战时违抗命令罪的认定需要清楚界定其与非罪的区别。如果行为人不是故意违抗作战命令,而是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完成战斗任务,或者是执行错误命令导致战斗失利,或者违抗的是与作战无关的上级指示,这些情况都不构成违抗作战命令罪。

二、划清违抗作战命令罪与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的界限

违抗作战命令的行为有时与阻碍指挥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容易混淆,两者的区别在于:

  1. 前者侵害的对象是上级首长或者指挥人员的命令、指示,后者侵害的对象是指挥人员或值班、值勤人员本身。
  2. 前者一般由不作为的行为构成,后者则是一种积极作为的犯罪行为。
  3. 前者只要有不执行命令的消极行为,并且对作战造成危害,即构成犯罪;后者要求行为人在客观方面采取了暴力、威胁手段。
  4. 前者只能发生在战时,后者既可发生在战时,又可以发生在平时。

三、划清本罪与战时临阵脱逃罪的界限

从广义上讲,军人在接受作战任务后临阵脱逃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违抗作战命令行为。但在定罪时,需要严格区分两者的界限,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战时违抗命令罪侵害的是作战指挥秩序,而战时临阵脱逃罪侵害的是军人参战秩序。
  2. 战时违抗命令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背并抗拒执行命令,其行为一般发生在接受上级命令时,行为人公然抗拒执行上级的命令,但并不需要采取脱离岗位的方式。而战时临阵脱逃罪表现为脱离岗位逃避参加作战,其行为一般发生在已受领了具体的作战任务后,并且必须表现为脱离岗位。
  3. 犯罪的目的不同,战时违抗命令罪是为了达到不执行命令的目的,而战时临阵脱逃罪是为了达到不参加作战的目的。

在具体案件中,战时违抗命令的行为与战时临阵脱逃的行为可能出现犯罪竞合的现象,即以临阵脱逃的方式抗拒执行上级的命令。虽然战时违抗命令罪与战时临阵脱逃罪的法定最高刑都是死刑,但战时违抗命令罪的法定最低刑是3年有期徒刑,比战时临阵脱逃罪的法定最低刑要重,所以应按战时违抗命令罪论处。

延伸阅读
  1. 战时违抗命令罪的认定
  2. 战时违抗命令罪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3. 战时违抗命令罪构成要件
  4. 战时违抗命令罪认定是怎么样的
  5. 违令作战消极罪如何认定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相关法规中嫖娼处罚标准
  2. 冒充警察行为的法律性质
  3. 职务侵占罪与贪污贿赂罪的区别
  4. 辱骂警察是否构成妨害公务罪
  5. 寻衅滋事罪及其刑罚量刑标准
  6. 招摇撞骗罪的法律规定
  7. 招摇撞骗罪:情节犯还是行为犯?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