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存银行构成洗钱罪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贪污贿赂罪法律知识

挪用公款存银行构成洗钱罪吗

点击数:58 更新时间:2024-09-22

 
115431
在挪用了公款之后,有可能会把这笔钱存到银行,其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掩人耳目,对于把这种非法所得的钱存入银行,是否也会构成洗钱罪了?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挪用公款存银行是否构成洗钱罪?

构成要件

一、违法的构成要件(法益侵犯性)

1. 行为主体

洗钱罪的犯罪主体包括年满十六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同时也可以包括单位。

2. 行为

洗钱罪的行为表现为:

(1) 提供资金账户:指为犯罪人开设银行资金账户或者将现有的银行资金账户提供给犯罪人使用;

(2) 协助将财产转为现金或者金融票据:包括将实物转换为现金或金融票据,将现金转换为金融票据或者将金融票据转换成现金,以及将一种货币转换为另一种货币;

(3) 通过转账或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

(4) 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

(5) 以其他方式掩饰、隐瞒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来源和性质:指采用各种方法掩饰、隐瞒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性质和来源,例如将犯罪所得投资于某种行业,用犯罪所得购买不动产等。

3. 行为对象

洗钱罪的行为对象为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

4. 结果

洗钱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金融秩序,又侵犯了社会经济管理秩序,还侵犯了国家正常的金融管理活动及外汇管理的相关规定。

二、责任的构成要件(主观)

洗钱罪在主观方面的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是为了掩饰、隐瞒犯罪违法所得的来源和性质,以谋取利益,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对于犯罪故意中的"明知"判断,应当综合考虑被告人的认知能力、接触他人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情况、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种类和数额、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转换和转移方式,以及被告人的供述等主观和客观因素进行认定。

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明知系犯罪所得及其收益,但有证据证明确实不知道的除外:

(1) 知道他人从事犯罪活动,协助转换或转移财物的;

(2) 没有正当理由,通过非法途径协助转换或转移财物的;

(3) 没有正当理由,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收购财物的;

(4) 没有正当理由,协助转换或转移财物,并收取明显高于市场的"手续费";

(5) 没有正当理由,协助他人将巨额现金分散存于多个银行账户或频繁在不同银行账户之间划转的;

(6) 协助近亲属或其他关系密切的人转换或转移与其职业或财产状况明显不符的财物的;

(7) 其他可以认定行为人明知的情形。

延伸阅读
  1. 挪用公款立案标准解析
  2. 收受并长期使用他人赠送的未过户车辆行为人构成何罪
  3. 挪用公款罪非法活动包括哪些
  4. 挪用公款罪的法定构成要件
  5. 挪用公款罪既遂最多判多少年?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国家刑法是否包含入室抢劫罪
  2. 故意伤害罪的追诉时效
  3. 冒充警察行为的法律性质
  4. 职务侵占罪与贪污贿赂罪的区别
  5. 寻衅滋事罪及其刑罚量刑标准
  6. 招摇撞骗罪的法律规定
  7. 招摇撞骗罪:情节犯还是行为犯?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