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受并长期使用他人赠送的未过户车辆行为人构成何罪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5-01-18
现在的国家公关人员或者是单位中的重要人物,肯定有一些会出现非法受贿的情形,而且有的人还会长期的接受他人赠送的物品,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收受并长期使用他人赠送的未过户车辆行为人构成何罪
行为人的罪名
根据事实陈述,某区委书记的xx接受一建筑公司项目经理xx的请托,将上级拨付的公款390万元挪用作承揽工程的保证金。随后,为表示感谢,xx以自己名义购买一辆价值107800元的别克汽车,并将其送给xx。在2007年11月至2011年5月期间,xx缴纳了该车的车辆税费和保险费共计14456元。经调查,该车一直由xx使用,但未办理过户手续,社区其他成员及群众均认为车辆为xx本人所有。根据上述情况,xx的行为构成受贿罪和挪用公款罪,应该对其数罪并罚。
民法观念与刑法观念的区别
民法观念不能完全取代刑法观念。我国对房屋和汽车的所有权实行登记发证制度,权属证书是房屋或汽车所有权归属的书面凭证。物权和所有权的登记制度主要是为了防止第三人的侵权行为,具有权属证明和公示的作用。然而,登记并不是物权变动的必要条件,只是在未经登记的情况下,物权变动无法对抗善意第三人。因此,“车辆未过户”并不会对抗善意第三人。由此可见,车辆是否过户与受贿物是否被实际占有无关。
收受房屋、汽车未过户的新型受贿犯罪
目前,收受房屋、汽车未过户或以他人名义登记的情况已成为一些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犯罪的新形式。受贿犯罪是一种无被害人的犯罪,行贿和受贿双方都有隐藏犯罪行为的动机。因此,在实践中,行贿和受贿的手段基本上是隐蔽或变相的,其中“收受房屋、汽车未过户或以他人名义登记”就是其中之一。根据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八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收受请托人房屋、汽车等物品,未变更权属登记或以他人名义登记的,不影响受贿的认定。在实践中,即使是盗窃或抢劫得来的车辆,即使未过户,也很少有人认为是未遂犯罪。然而,在受贿犯罪中,行为人占有或收受未过户车辆,就会引发是犯罪既遂还是未遂的争议。实际上,我国刑法采用的是“实际控制”理论来确定非法占有的实现,因此,在受贿犯罪中,只要行为人接受了他人给予的财物,并使该财物脱离了所有权人的实际控制,行为人就已经实际占有了财物,无论是否办理法定过户手续,都已经享受了受贿的利益,即可认定为既遂犯罪。根据本案,xx收受了汽车,具备了主观上的占有故意和客观上的占有事实,因此可以认定为受贿既遂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