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国家安全罪与危害国防利益罪的区别
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24-10-26
我们知道,作为中国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如果危害到国家安全的,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危害国家安全罪与危害国防利益罪的区别,希望对您有用。
危害国防利益罪的构成特征及主体
危害国防利益罪的同类客体
国防利益是指为防备和抵抗外来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活动的利益。具体包括作战利益与军事行动利益,国防自身安全,武装力量建设,国防物质基础,军事斗争,国防管理秩序等等。危害国防利益罪侵害的同类客体即为国防利益。
危害国防利益罪的客观表现
危害国防利益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以下行为:1. 实施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的行为;2. 妨害国防管理秩序的行为;3. 拒绝或逃避履行国防义务的行为;4. 损害部队声誉的行为。其中,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包括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讯,向武装部队提供不合格武器装备、军事设施伪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以及非法生产、买卖武装部队制式服装、车辆牌照等专用标志等具有严重危害性的行为。妨害国防管理秩序包括聚众冲击军事禁区或扰乱军事管理区,煽动军人逃离部队,在征兵工作中徇私舞弊,接送不合格兵员等具有严重危害性的行为。拒绝逃避履行国防义务包括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以及公民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等具有严重危害性的行为。损害部队声誉包括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等行为。
危害国防利益罪的主体
危害国防利益罪的主体多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且一般都是非军人。但也有少数罪,只能由特殊主体构成,如阻碍军事行动罪、接送不合格兵员罪等。此外,单位也可成为某些危害国防利益罪的犯罪主体,如故意提供不合格武器装备、军事设施罪等。
危害国防利益罪的主观要素
危害国防利益罪绝大多数为故意犯罪,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对国防利益构成危害而故意实施。有的犯罪还要求行为人具有营利的目的。只有个别犯罪由过失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