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24-11-11
1、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
为了维护市场正常秩序,我国对一些关乎国计民生、人们生命健康安全以及公共利益的物资实行限制经营买卖。只有经过批准并获得经营许可证后,才能从事相关的经营活动,如收购、储存、运输、加工、批发和销售等。未经批准擅自从事上述经营活动将被视为非法经营。2、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批准证件。
经营许可证或相关批准文件是从事特定经济活动的合法凭证。如果没有这些证件,经营活动将被视为非法。进出口许可证由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管理部门及其授权机构签发,不仅是对外贸易经营合法性的证明,也是国家对进出口货物和技术管理的重要依据。进出口原产地证明是用来证明进出口货物和技术原产地的有效凭证,不同的原产地证明将导致进口国和地区征收不同关税或实施其他不同的进口待遇。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批准证件一般指限制买卖物品的经营许可证或批准文件。3、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包括非法经营证券、期货或保险业务,以及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
"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指地下钱庄非法从事商业银行才能开展的代收代付业务,即从付款单位存款账户划出款项,转入收款单位存款账户,以此完成客户之间债权债务清算或资金调拨的业务活动。4、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这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非法买卖外汇。(2) 非法经营出版物。(3) 非法经营电信业务。(4) 在生产和销售的饲料中添加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物品,如盐酸克伦特罗。(5) 非法经营互联网业务。(6) 非法经营彩票。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以上行为都属于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