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逃罪与投敌罪的区别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危害国家安全罪法律知识

叛逃罪与投敌罪的区别

点击数:60 更新时间:2023-10-22

 
113588
古话说,武威不能屈,可是在现实中,不少人因为懦弱,或者为了金钱美色,而出卖国家利益,叛逃或者投敌了。那么叛逃罪与投敌罪的区别有哪些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针对这个问题搜集整理了以下资料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可以帮到你。

叛逃罪与投敌罪的区别

一、犯罪主体的不同

叛逃罪的犯罪主体限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投敌叛变罪的犯罪主体则是中国公民。

二、客观行为的不同

叛逃罪的客观行为表现为在履行公务期间叛逃境外或在境外叛逃,而投敌叛变罪则表现为投奔敌人营垒或者投降敌人。

二者区别的关键在于,叛逃罪只是指叛逃到境外,而不一定是投靠敌人;而投敌叛变罪则主要是指投靠敌人,并且还包含变节行为,但不一定是投奔境外的敌人。

叛逃罪与背叛国家罪的区别

一、犯罪主体的不同

叛逃罪的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背叛国家罪的犯罪主体可以是任何跨国公民。

二、客观行为的不同

叛逃罪的客观行为表现为在履行公务期间叛逃境外或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而背叛国家罪则表现为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

叛逃罪的客观行为表现

叛逃罪的客观行为是指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在境外叛逃的行为。

首先,叛逃罪成立的前提是在履行公务期间叛逃,并且对国家安全造成了危害。如果不是在履行公务期间叛逃,或者没有危害国家安全,就不构成犯罪。

其次,叛逃罪要求擅离岗位叛逃,没有离开自己工作岗位的行为不可能构成叛逃。

另外,叛逃行为可以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在境内履行公务期间叛逃至境外,二是在境外履行公务期间叛逃。叛逃境外或在境外叛逃是指在境内或境外实施背叛国家的出逃行为。

具体而言,叛逃罪的客观行为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在境内或境外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并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造成了危害。

需要强调的是,叛逃行为必须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造成危害,因此仅仅逃往境外或不回到境内等行为,如果没有危害国家安全,就不构成叛逃罪。

延伸阅读
  1. 行政监督与行政法制监督的区别
  2. 玩忽职守罪与违纪的区别
  3. 报复陷害罪与滥用职权罪的区别
  4. 国家赔偿的主要方式及计算标准
  5. 公民在扭送犯罪嫌疑人过程受伤的法律处理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打架斗殴的严重后果及相应法律处罚
  2. 赌博行为的认定及其与其他犯罪的区分
  3. 间谍罪的管辖机关及其职权
  4. 逃离部队罪构成要件
  5. 电信诈骗的追回问题
  6.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辩护词:陈XX案
  7. 套路贷刑事案件的处理方法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