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9 更新时间:2024-02-29
在招投标过程中,串通投标手段的使用严重干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相比于其他不法行为,如恶意压价和行贿,串通投标更加难以察觉且更具隐蔽性,因为它可以逃避主管部门的监管。有时即使被发现,招标人和招投标管理部门也难以找到有效防止作弊行为的方法。
举个例子来说,某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标底为1亿元,参与投标的10家企业中,只有一家企业的投标报价下浮了1%,而其他9家企业的下浮幅度在10%至25%之间。根据评标办法的规定,有效报价加权平均再按规定下浮9%为下限,谁接近下限谁就是第一中标候选人。根据规定审查,这10家企业的报价均为有效。然而,按照现行评标办法,一个上亿元的工程只下浮一个百分点的情况下,这家企业无论如何都无法中标。因此,这家企业参与投标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中标,而是为了抬高“所有报价加权平均值”。这种隐性的恶意竞争行为导致中标结果在少数几家企业手中操纵,表面上排挤了其他竞争者,实质上严重影响了招投标的公正性和严肃性,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管理和诚信环境,严重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公平合理的竞争秩序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基础条件,也是体现“优胜劣汰”法则的根本途径。然而,串通投标行为从根本上扭曲了这种公平竞争的本质,使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无法对市场进行正常调节,阻碍了市场机制的健康运行,破坏了市场的交易秩序。这种行为使那些依靠诚信经营和科学管理立足的企业在竞争中失败,而那些依靠行贿、欺诈或其他非正常手段获胜的企业却大行其道。
以2003年6月广东省湛江市七中教学楼工程为例,承包商与业主单位、招标中心工作人员合谋在资格预审文件中规定了三个排他性的条件,结果只有8家单位可以参加资格预审报名,经过资格预审又刷掉了5家,最后只剩下3家投标单位入围,而这三家单位都是同一个承包商挂靠的。实际上,这三家投标单位是按照承包商挂靠的几家建筑企业的条件进行“量身定做”的,有意排除了竞争对手。其他企业为了参与投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结果却只是走过场的招标过程。
参与串通投标的企业通常不重视企业的内部管理和技术升级,因为它们通过不正当竞争手段开始竞标。它们编制的投标文件只关注利润,往往不会认真研究投标项目。即使中标,它们也会首先弥补因串通投标导致的成本增加,给招标项目的实施留下隐患。
近年来曝光的工程建设领域串通投标案件表明,工程施工中偷工减料或以次充好现象普遍存在,导致了“豆腐渣”工程的出现。这严重阻碍了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危及了工程质量和安全,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例如,2008年全国著名的“温州腐败楼”案件中,通过商业贿赂等手段中标的施工单位严重偷工减料,导致主体结构严重不合格,最终被迫拆除,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00万元。
串通投标的实质是贪婪驱动下利益博弈的过程,是通过人情关系网进行贿赂的过程。它败坏了社会风气,腐蚀了行业道德,破坏了信用体系建设,助长了腐败现象的蔓延。一些施工单位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不惜以重金腐蚀、收买工程建设中的相关人员,败坏了行业风气。地方部门的领导干部和相关工作人员收受贿赂、损公肥私、中饱私囊的行为更是助长了这种不正之风。
以2003年6月广东省湛江市的案件为例,涉案工程项目有7宗,涉案人员共33人,其中13人被司法机关正式立案,6人被批准逮捕,包括招标中心人员、包工头和专家。该案的发生在当地引起了较大的震动,招标中心无法正常运作,建设局和监察局只能临时抽调人员应付日常工作。另外,在招投标工作中,被抽取的部分专家为了避嫌,找各种借口不肯参加评标工作,给当地的招投标工作带来了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