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减刑假释案件公开听证的公平与公正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减刑法律知识

详解减刑假释案件公开听证的公平与公正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0-05-25

 
112761
【减刑假释申请】浅谈减刑假释案件公开听证的公平与公正

最高人民法院日前表示,为保证减刑、假释案件的透明与公正,今后对减刑、假释案件将一律实行公示制度和有条件的公开听证制度。

减刑与假释是指对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根据其服刑期间的具体表现,依法减少其应服刑期限或附条件予以提前释放的一种制度。减刑与假释影响到罪犯自身与社会的重大利益,所以,如果说对罪犯判处刑罚是第一次审判,那么对罪犯的减刑与假释可以称为第二次审判。因而对罪犯的减刑与假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用之得当,则有利于罪犯的教育改造;用之不当,则加剧罪犯抗拒改造的心理,也会引起群众对司法公正产生怀疑。

然而,依据现有的法律和司法实践的实际操作,人民法院对于罪犯的减刑与假释裁定的程序,并非是一个能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完整意义上的诉讼程序。这主要体现在:一是书面审理,人民法院对减刑与假释都是不开庭的书面审核裁定,法官对事实证据的认定依靠书面材料,缺乏庭审的直观印象;二是只依据监狱一方的证据与材料,缺乏听取当事人及相关利害关系人意见的程序;三是减刑与假释裁定整个过程不公开,缺乏透明度,不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四是受减刑与假释裁定影响的当事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缺乏救济途径,无法有效地对裁定提出异议。因此,尽管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可以对减刑与假释进行监督,但因为减刑与假释本身程序的缺陷,这种监督效果非常有限。

最高人民法院在不违背现有法律的规定下,对减刑、假释案件实行公示制度和有条件的公开听证制度,这是一种对司法进行改革的有益探索,笔者认为值得称道。首先是公开审理的做法,体现了司法民主与公开,便于检察机关和社会公众的监督,避免“暗箱操作”的嫌疑,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信心;其次是开庭审理、听取监狱方面的建议、证据和接受减刑的罪犯及同监区罪犯的多方面意见的做法,有利于避免偏听偏信,能使当事人信服,也有利于最大程度地接近正义;最后,公开、开庭和听取多方意见的审理,使罪犯们接受法律公正的洗礼,有利于他们日后的教育改造。

就目前而言,笔者认为,减刑、假释案件实行公开听证审理,还需要做到:一是将法院主动听取当事人意见改变为他们有权在法庭上陈述,将表达意见固定为诉讼权利;二是当事人不服减刑与假释的裁定应该具有上诉权;三是要吸收有关案件被害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参与的减刑与假释的诉讼程序,并享有相应的诉讼权利。目前,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减刑、假释工作专项大检查,表明了最高人民法院对减刑、假释案件的特别关注,并努力要使减刑、假释程序体现公开、公正、公平。

延伸阅读
  1. 破产听证是必经程序吗
  2. 正式听证前有哪些预备程序
  3. 案外人执行异议听证程序怎么进行
  4. 申请再审都会开听证会吗
  5. 劳动仲裁可以旁听吗

刑罚运用热门知识

  1. 妨害作证罪的构成要件和相应的刑罚处罚
  2. 缓刑期间是否允许考驾照
  3. 刑事拘留多久公安会提请批捕
  4. 现在判无期徒刑要坐多少年监狱
  5. 盗窃车辆团伙怎么判刑
  6. 传播淫秽物品罪一定会判刑吗
  7. 刑事诉讼哪些情形不起诉
刑罚运用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