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1-28
减刑是刑法规定的刑罚执行过程中的一项措施,旨在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时,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减刑的对象是正处在刑罚执行期间的罪犯,与量刑制度有着本质区别。
减刑的对象是正在执行刑罚的罪犯,即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重要的是要注意,减刑与量刑制度是不同的,立功表现在侦查、起诉、审判阶段可以作为一项量刑制度,而在执行阶段有立功表现只能作为减刑的前提行为。
根据刑法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可以减刑。具体而言,以下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执行机关需要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减刑必须经过法定程序,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
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如下: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