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8-20
一般立功表现是指犯罪分子在庭审过程中,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提供重要线索,阻止他人犯罪活动,协助抓捕犯罪嫌疑人,以及其他对国家和社会有利的突出表现。只要犯罪行为人满足其中任何一个条件,即可被视为具有立功表现。根据具体情况,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这种处罚是选择性的,只有在从轻处罚无法满足对犯罪分子的惩罚要求时,才能适用减轻处罚,即在法定刑以下量刑。
重大立功表现是指犯罪分子揭发他人重大犯罪行为,提供重要线索,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协助抓捕犯罪嫌疑人,以及对国家和社会做出其他重大贡献。这里所说的“重大犯罪,重大案件,重大犯罪嫌疑人”通常指可能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或在具有较大影响的案件。对于这类犯罪分子,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如果在法定刑以下处理仍然嫌重,则可以免除处罚。
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是指犯罪行为人在投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并向司法机关揭发他人的重大犯罪、重大案件、重大犯罪嫌疑人。被揭发的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对于在自首后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其量刑幅度相对较大。当减轻处罚无法充分体现轻刑的程度时,应当免除处罚。
罪犯在执行刑罚阶段如果有立功表现,可能产生以下几种结果:
1. 对于已被判处死刑的罪犯,在执行前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停止执行。如果查证属实,应当报告上级法院依法改判。
2. 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如果没有故意犯罪,在缓期执行期满后,刑罚减为无期徒刑。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缓期执行期满后,刑罚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 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如果有立功表现,可以减轻刑期。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对于管制、拘役和有期徒刑,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对于无期徒刑,不能少于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