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5-17
根据相关规定,社区矫正对象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符合以下情形的可以减刑,并且有考验期的可以依法缩短相应的考验期:
社区矫正对象在矫正期间认真遵守社区矫正管理规定,并且接受教育改造。
社区矫正对象在矫正期间表现出悔改态度,重树人生观,积极回报社会,并且表现突出。
社区矫正对象在矫正期间获得行政记功奖励。
对于判处缓刑的社区矫正对象,我们认为不应该设置更高的减刑条件。社区矫正是在1997年刑法颁布多年后才引入我国司法实践的。当时最高人民法院在1997年出台的司法解释中,并未考虑到充分运用减刑手段来激励判处缓刑的社区矫正对象积极改造的问题。
因此,我们建议对刑法进行修订,具体做法是在刑法第七十八条中增加一款,规定“罪犯在缓刑期间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
同时,我们还建议对1997年的《减刑、假释规定》进行修正,将缓刑罪犯的减刑标准与一般罪犯的减刑标准统一。具体做法是在刑法第七十六条中增加一款,减刑后相应缩减缓刑考验期限。如果在新的考验期限内没有触犯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则新的缓刑期满后,不再执行新的刑罚。如果有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则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