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会构成自首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05-03
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我国刑法规定,自首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那交通肇事后自首算不算自首情节呢?在此,手心律师网小编与您一起探讨。
交通肇事罪中自首问题的认定
自首的概念
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在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自首是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且犯罪较轻者可以免除处罚。因此,自首的成立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即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罪行。1. 自动投案:指犯罪分子在犯罪后,在被司法机关发觉或未被采取强制措施前,主动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投案。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规定,自动投案是指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虽被发觉但尚未受到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投案。2. 如实供述罪行:指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
交通肇事是否成立自首存在争议
在交通肇事罪中,对于自首的认定存在争议。1. 否定论认为,肇事后主动报案、保护现场、抢救被害人等行为属于《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其他交通法规所规定的行政义务,因此认定为自首会造成重复评价。2. 肯定论认为,在一起交通事故发生后,可能同时涉及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这两种责任并不相互否定和排斥。行政法规定上述义务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而刑法规定自首的目的是因为行为人有悔罪表现和为了减轻刑事司法的负担。因此,履行行政义务并不意味着对自首的否认。最高人民法院在2010年发布的《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进一步规范了自首和立功的认定标准,严格了认定程序,并明确了从宽处罚的幅度。根据该意见,交通肇事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向公安机关报告并如实供述的情形符合刑法总则关于自首的规定,应当认定为自首。尽管自首行为的内容与《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其他交通法规所规定的行政义务有部分相同,但两者并不矛盾,而是同时进行的,不影响对自首行为的定性。因此,交通肇事罪中的自首问题涉及三个量刑档次。交通肇事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向公安机关报告并如实供述的行为应当认定为自首。而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罪行的行为也应认定为自首,但在量刑时应根据法定刑较重的情况,视情况决定是否从宽处罚和从宽处罚的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