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认定的要素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侵犯人身民主权利罪法律知识

自首认定的要素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4-11

 
431887

自动投案的认定

自动投案的认定可以从投案的时间、投案的自动性、投案对象、投出的对象四个方面来把握。

首先,自动投案的时限可以是在犯罪事实被发觉前或发觉后,但必须发生在尚未归案之前。对于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后嫌疑人逃跑的情况,也应视为尚未归案的情形。

其次,自动投案的自动性是确认自动投案成立与否的关键。投案的动机因人而异,动机如何不影响自动投案的成立。自动的程度差异很大,但从自首制度宗旨来考虑,自动程度之大小并不影响自动投案的成立。

第三,自动投案的对象是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法院,同时也包括个体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其他有关负责人员。

最后,投出的对象即个体把自己送去司法机关,交由其处理。根据情况,投出的对象可以包括个体的人身自由和自己所实施的罪行,或者只有个体的人身自由,或者只是对自己余罪的投案。

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认定

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认定可以从法律对个体积极行为的肯定来予以认定。

首先,个体对自己行为的认识不影响如实供述的成立。司法人员在认定如实供述时,应只对个体供述内容所体现出的客观、自然内容与认定事实比照,不必上升为行为定性。

其次,未供述真实身份不应认定为如实供述。自首的肯定内容除了涉及法律规定的人身自由、财产权和政治权利的惩罚,还包括对个体名誉权的惩罚。个体未供出自己真实身份时,可能将名誉惩罚转嫁他人或不存在之主体,与自首肯定内容的精神相违背。

提起自诉的条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259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自诉案件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有适格的自诉人

在法律规定的自诉案件范围内,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被害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如果被害人无法告诉或不能亲自告诉,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

有明确的被告人和具体的诉讼请求

自诉案件的刑事诉讼程序由自诉人的起诉引起,对于自诉案件,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不介入。自诉人起诉时应明确提出控诉的对象,如果不能提出明确的被告人或被告人下落不明,自诉案件不能成立。自诉人起诉时还应提出具体的起诉请求,包括指明控诉的罪名和要求追究被告人何种刑事责任。如果提起刑事自诉附带民事诉讼,还应提出具体的赔偿请求。

属于自诉案件范围

属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三类案件以及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确定的具体自诉案件。

被害人有证据证明

被害人提起刑事自诉必须有能够证明被告人犯有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证据。

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自诉人应当依据刑事诉讼法关于级别管辖和地区管辖的规定,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自诉。如果自诉人、被告人或双方是在我国港、澳、台居住的中国公民或其住所地是在我国港、澳、台的,由犯罪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审判。港、澳、台同胞提起自诉时,应当出示港、澳、台居民身份证、回乡证或其他能够证明本人身份的证明。

延伸阅读
  1. 犯罪自首的要求及条件
  2. 逃犯张某刚投案是否能减轻刑罚
  3. 交通肇事后的自动投案认定条件
  4. 主动交代犯罪行为能否减轻处罚
  5. 电话传唤合法吗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隐瞒、谎报军情罪的认定
  2. 伪造、盗窃、买卖、非法提供、非法使用武装部队专用标志罪的界定
  3. 打架斗殴法律规定及刑事处罚
  4. 军事秘密的等级及其泄露的后果
  5. 挪用公款是否构成犯罪及相关处理措施
  6. 怎样构成寻衅滋事罪
  7. 渎职的行为有哪些,应怎么处理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