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规期间自首的认定是怎样规定的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自首法律知识

双规期间自首的认定是怎样规定的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5-02-13

 
111443
在现实社会中,对于双规,作为纪律检查机关和政府监察机关这种特殊调查手段。如果政府官员,一定要做到为人民做事。而不能贪图享乐,做出损害人民和国家利益的事情。国家对于行为不检点的政府官员有双规的手段查明官员的所作所为。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对双规期间自-首认定的法律规定做出详细的介绍。

双规期间自首的认定标准

1. 能够被认定为自首的情形

在双规之前,行为人主动向纪检监察机关投案,并如实交代自己的罪行,可以被认定为自首。此时,行为人还未进入“双规”程序,符合一般自首的构成要件。行为人投案自首是出于自己的主观悔罪心理,而非被迫接受调查,因此应当被认定为自首。

另外,如果行为人在被双规之后主动如实交代了纪检监察机构还未掌握的其他罪行,也应当认定为自首。因为这种情况本质上也是一种“自动投案”,只是投案的场所和方式比较特殊。这表明行为人主观上有主动、全面交代问题的意愿。

2. 不能被认定为自首的情形

被双规之后交代纪检监察机关已经掌握的问题,不能被认定为自首。行为人在双规之后往往不会主动开口交代自己的问题,而是要看看纪检监察人员已经掌握了多少证据,对于有证据无法抵赖的事实予以交代,而对于尚未掌握证据的事实则不提。或者纪检监察人员已经将行为人违法犯罪的事实全部掌握。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交代问题可能更多地是出于无法继续隐瞒不得不说的需要,而不是主观悔罪。此外,纪检监察机关已经花费了大力气去调查取证,在节约司法资源方面,行为人的如实供述也没有很大的意义。

如果将这种情况认定为自首,将违背公平原则。因为未经双规而直接进入司法程序的行为人在被动归案后,即使如实供述了司法机关已经掌握的犯罪事实,也只能被认定为“坦白”而不能认定是“自首”。被双规反而成了减轻处罚的一种手段,这明显是不合理的。

双规的定义

双规又称为“两规”、“两指”,是中共纪检机关和政府行政监察机关所采取的一种特殊调查手段。双规一词出自《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中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第三项,要求有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就案件所涉及的问题作出说明。

双规的范围

1. 使用双规的机关:根据中纪委的相关政策解释,有权使用双规的机关只能是县级以上(含县级)纪检部门。

2. 双规适用的对象:中纪委对双规适用范围的要求也日益严格。规定是只能适用于党员,并且被采取双规的党员必须立案。也就是说,双规只适用于违纪且需要立案查处的党员。

自首成立的条件

根据刑法第67条规定,自首是指犯罪人在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的其他罪行的行为。自首可以分为一般自首与特殊自首。

一般自首的成立要件:

1. 犯罪后自动投案。被动归案不能认定为自首。

2. 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隐瞒或编造供述不能认定为自首。

特殊自首的成立要件:

1. 主体必须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

2. 必须如实交代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的其他罪行。其他罪行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被指控、处理的罪行以外的罪行,并且必须是还未被司法机关发觉的。

延伸阅读
  1. 犯罪自首的要求及条件
  2. 交通肇事后的自动投案认定条件
  3. 什么是主动投案自首,单位犯罪自首的认定
  4. 主动供述自己的罪行应符合哪些情况
  5. 刑事案件立功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刑罚运用热门知识

  1. 妨害作证罪的构成要件和相应的刑罚处罚
  2. 缓刑期间是否允许考驾照
  3. 刑事拘留多久公安会提请批捕
  4. 现在判无期徒刑要坐多少年监狱
  5. 盗窃车辆团伙怎么判刑
  6. 传播淫秽物品罪一定会判刑吗
  7. 刑事诉讼哪些情形不起诉
刑罚运用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外资企业增资扩股协议范本
  2. 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协议范本
  3. 委托还款协议书范本
  4. 动产归夫妻一方的婚内财产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