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逐出境的适用主体和适用方式具体是怎样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驱逐出境法律知识

驱逐出境的适用主体和适用方式具体是怎样的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5-01-07

 
110535
适用主体

适用于在中国领域内犯罪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公民

对于不具有中国国籍的个体,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公民,适用特定的法律规定。这一规定不包括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中国公民,包括港澳台人员,他们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时不会单独或附加判处驱逐出境的刑罚。

适用范围

我国刑法规定,除法律另有特别规定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个体都适用本法。根据刑法第35条的规定,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单独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的刑罚。这些外国人包括在中国境内实施犯罪的外国人,以及在中国境外实施我国有权管辖的犯罪的外国人。即使是在我国具有居留资格的外国人在国外实施国际犯罪,在其进入我国境内后,我国仍有权对其判处驱逐出境的刑罚。

适用条件

判处驱逐出境的适用有严格的规定,不是针对所有犯罪的外国人都要适用驱逐出境。除了考虑犯罪的情节和严重程度外,还要考虑国际形势以及犯罪人的国籍国与我国的外交关系,不能仅仅考虑刑事处罚。

适用方式

适用驱逐出境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独立适用。对于犯罪情节较轻,但又不宜继续滞留我国境内的外国人,没有必要判处主刑的情况,可以单独判处驱逐出境。

二是附加适用。对于犯罪性质较严重,已经判处了主刑或其他附加刑的外国人,可以在主刑执行完毕后适用驱逐出境。

然而,对于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外国人,不宜附加适用驱逐出境的刑罚。

延伸阅读
  1. 驱逐出境是否属于附加刑
  2. 驱逐出境的适用主体和适用方式
  3. 驱逐出境的定义
  4. 驱逐出境和遣送出境的区别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中国公民在境内犯罪的驱逐出境规定

刑罚种类热门知识

  1. 被判管制后的权利与义务
  2. 入室猥亵的刑罚种类及期限
  3. 卖伪劣假冒机油是否构成犯罪?
  4. 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法律责任
  5. 刑法第54条:剥夺政治权利的定义
  6. 死刑立即执行的法律规定
  7. 剥夺政治权利主刑期间有案底吗
刑罚种类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