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10-05
在中国,单位犯罪已经成为现实。根据《刑法》第30条和第31条的规定,单位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并且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然而,在单位犯罪的处理上,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如何区分单位犯罪和单位中的自然人犯罪。
单位是由众多的自然人组成的有机整体,它的思想和行为是通过作为其构成要素的自然人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形成的。作为单位成员的自然人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单位的构成要素,也是具有独立人格和思想的个体。因此,在单位犯罪的认定中,首先必须考虑单位成员的行为到底是自然人意思的体现还是单位意思的体现。只有分清单位犯罪和单位中的自然人犯罪的界限,才能正确处理单位犯罪。
目前,司法实践中主要有两种见解来区分单位犯罪和自然人犯罪。一种是以“单位名义”和“违法所得去向”为判断标准,认为单位犯罪是指以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归单位所有的行为。然而,这种标准存在不足之处,例如对于没有违法所得的单位犯罪不能适用,以及违法所得是否归单位所有不能作为判断其行为是否构成单位犯罪的依据。
另一种见解是以“为了单位利益”和“单位集体决定或者负责人决定”为判断标准,认为单位犯罪是指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经过单位集体决定或者由负责人决定实施的行为。然而,这种标准也存在问题,例如难以划清单位领导个人的犯罪和单位自身犯罪之间的界限,以及无法适用于规模较大的现代企业。
因此,现有的解决方法都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我国的单位犯罪研究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原因是对单位自身特征在单位犯罪的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没有充分考虑。现行的单位犯罪论几乎没有考虑单位管理体制不完善或组织结构上的缺陷在单位犯罪中的影响。因此,仅将单位犯罪限定为“单位集体决定或单位负责人决定实施的犯罪”是无法惩罚真正值得处罚的单位犯罪类型的。
按照现行观点,单位犯罪除了侵害行为必须是“单位集体决定或者负责人决定”的之外,还必须出于“为了单位利益”的动机。然而,对于单位中下层的一般从业人员而言,他们实施侵害行为往往只是因为服从“单位集体决定或者负责人决定”,并不一定具有“为了单位利益”的动机。如果仅因为缺乏“为了单位利益”的动机而不构成单位犯罪,将不当限定单位犯罪的处罚范围。实际上,根据不同位置的人的行为认定标准,单位领导层次的人只需具有“为了单位利益”的动机,而处于单位中下层的一般从业人员只需遵循“单位集体决定或者负责人决定”实施行为即可。因此,在判断单位犯罪的主观要件时,应综合考虑单位领导的意思和单位自身的特征。
区分单位犯罪和自然人犯罪的关键在于行为所体现的是单位自身的意思还是作为单位组成人员的自然人的意思。单位意思来源于作为单位组成人员的自然人的意思活动,其中单位领导在单位意思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判断单位的主观要件时,除考虑单位领导或单位全体成员的集体决定所体现的意思外,还需考虑单位自身的固有特征,包括单位的业务范围、议事程序、监督机制、文化氛围等自身特征,尤其是单位的监督机制。具体判断自然人的行为是否体现单位自身意思时,应注意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