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主体的共同犯罪中如何认定故意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共同犯罪法律知识

特殊主体的共同犯罪中如何认定故意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07-28

 
107527
在七八十年代,因为受到许多香港影片的影响使得当时的年轻人非常崇拜古惑仔之类的社会团体,现实社会当中也有这样的不良分子组成的犯罪集团,他们犯罪的时候往往都会形成共同犯罪。那么对于特殊主体参与了共同犯罪的应该如何进行故意认定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特殊主体的共同犯罪中如何认定故意

特殊主体构成的犯罪中的共同犯罪争议

根据1988年《关于惩处贪污贿赂的补充规定》,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相互勾结,可以构成贪污罪与受贿罪的共犯。然而,对于受贿罪却未作此特殊规定,因此关于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是否构成受贿罪共犯的问题在学界存在争议。

特殊主体与非特殊主体构成共同犯罪的司法实践

在司法实践中,特殊主体与非特殊主体之间构成共同犯罪的案例并不少见。我国对贪污罪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而国外立法中也有一般规定。因此,在司法实践中,不能因为特殊规定而排除拟制规定,而应该考虑犯罪的本质,追求公平公正。

特殊主体与非特殊主体构成共同犯罪的认定

从共同犯罪的角度来看,无特殊身份的人完全有可能成为有特殊身份的人的共犯,关键在于他们是否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例如,保险诈骗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行为人为了他人的利益而共同实施诈骗行为的情况。对于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的共同故意,我们完全可以认定存在受贿共犯。因为贪污和受贿实际上是行为人共同实施的事实行为,身份只是一种手段。重要的是各共同行为人主观故意的一致和客观行为的统一。只要各共犯人都具有贪污或受贿的共同认识,即认识到自己是在实施贪污或受贿犯罪,并明知是在利用特殊身份而实施犯罪,同时也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共同配合实施犯罪;对于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结果,都持有希望的心理态度,并在共同认识的指导下实施了共同行为,并利用了共同行为人中的特殊身份,那么就应该构成贪污罪的共同犯罪。对于受贿共犯而言,只要非国家工作人员明知别人因共犯的特殊身份而贿赂于他,并收受贿赂,那么就应该构成受贿罪的共犯。
延伸阅读
  1. 特殊情形下立功的认定是怎样的
  2. 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怎么认定,向个人投案会成立自首吗
  3. 怎么认定主犯和从犯
  4. 共同犯罪组织者的认定
  5. 无罪辩护应该从哪一方面进行

犯罪热门知识

  1. 学生考试作弊是犯罪吗
  2. 网络暴力立案标准怎么认定
  3. 同案犯在逃能结案吗
  4. 被诬陷共同犯罪怎么办
  5. 两人同时开枪射杀另一人属于共同犯吗
  6. 窝藏逃犯不知情是从犯吗
  7. 抑郁症自杀未遂医保报销吗
犯罪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