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12-14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该罪行有以下两种方式:
索贿是指行为人在公务活动中主动向他人索取财物。行贿人可以通过公开或暗示的方式,甚至以要挟的方式迫使被索贿人行贿。索贿行为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和恶性,因此刑法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即可构成受贿罪,不要求行为人有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条件。
收受贿赂是指行为人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谋取的利益可以是不正当利益,也可以是正当利益。行贿人以各种方式主动进行收买腐蚀,而受贿人则被动接受他人财物或允诺给予财物,并为行贿人谋取利益。
受贿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其中,次要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主要客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常管理活动。受贿罪的犯罪对象是具有物质性利益的财物,包括货币、有价证券、商品等。受贿人追逐的利益着眼点可以是财物的价值或使用价值。
受贿罪的客观要件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财物,或者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利用职务之便可以分为利用职权和利用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两种情况。
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而收受他人财物是典型的受贿行为,常见于负责物资调拨、分配、销售、采购等方面的人员。利用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则是指行为人利用本人的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从中索取或收受财物。利用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一般发生在职务上存在制约或相互影响关系的场合。
受贿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当然的国家工作人员和拟定的国家工作人员。国家工作人员是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被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
受贿罪在主观方面是由故意构成,只有行为人出于故意实施受贿犯罪行为才构成受贿罪,过失行为不构成该罪。行为人往往会掩盖其真实的犯罪目的,因此需要深入分析判断。如果国家工作人员为他人谋利益,而无受贿意图,或者被勒索的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不构成受贿罪。对于掩盖受贿行为的情况,受贿金额的计算应以行贿人实际支付的金额扣除受贿人已付的现金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