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12-2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使用消费卡或会员卡时遇到了一个普遍的问题:卡片到期后无法退还充值余额。长沙市工商局对此进行了清理整顿,并明确表示这种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将会采取相应的执法措施。
目前,各种美容机构、文化娱乐场所、健身休闲项目等都提供消费卡或会员卡。然而,这些卡片往往规定了1至2年的有效期,并且明确规定到期后无法退还充值余额,需要继续充值才能激活。面对这种情况,广大消费者不得不接受这样的规定,久而久之竟然认为这是一种常态。
长沙市工商局在8月份的清理整顿行动中发现,这种“到期作废、余额不退”的规定属于典型的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格式化合同”。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这样的条款对消费者来说是不公平的,而且利用预置条件单方面减轻、免除了商家的民事责任。根据人民银行和监察部等部门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意见,不记名商业预付卡的有效期不得少于3年。对于超过有效期但仍有资金余额的卡片,发卡方应提供激活、换卡等相应的服务。
发卡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表示:“每张消费卡的押金都包含在卡面值内,如果卡过期了,押金就会一起失效。”他解释说,每张消费卡的有效期为2年,对于消费者来说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消费。他认为,公司与商户的合作都有规定时限,在售卡时也和购卡人约定了消费时间。他表示:“为过期卡提供延期服务需要支付一定的人员成本,收取手续费主要是为了弥补这方面的支出。”
然而,这样的解释并不能说服公众。记者的调查发现,目前本市有至少十余种消费卡,但并非所有的消费卡在延期时都收费,例如过期的交通卡可以免费激活并继续使用。
消费卡的主管方究竟是谁?这个问题让市消保委法律与理论研究部副部长唐*盛感到困惑。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消费权益法律研究的专家,他承认,由于消费卡具有商品、债权、有价证券、预付款单等多种属性,长期以来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缺失,消费卡的监管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唐*盛表示:“出于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宗旨,我们鼓励发卡方对过期卡提供免费延期服务,因为这是发卡商户在收取费用后应该提供的服务。”他指出,虽然合同的签订确实存在有效期的问题,但是在合同期满后消费者的权益不能受到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