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出售存在什么欺诈行为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益法 > 消费权益法规法律知识

房屋出售存在什么欺诈行为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7-27

 
106418
房屋出售是具有一定的风险的,房屋出售一般经过房屋买卖行为,买方一次性地取得了房屋的所有权和全部使用权。它是房产交易中最典型、最重要的形式。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房屋出售存在何种欺诈行为

一、商品房一房二卖或一房多卖

商品房一房二卖或一房多卖是指开发商或原房产权人将同一套商品房出售给两个或更多购房者的行为。这种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类似于一女多嫁的情况。只有办理了产权登记并领取了房屋所有权证书的购房者才能取得房屋所有权,其他购房者只能望房兴叹。

二、房屋预售后抵押或售卖抵押房屋

开发商为了筹集房地产开发资金,未告知买受人将该房屋抵押给第三人,或者将已抵押的房屋出卖给第三人。例如,开发商谭某采取了一房多卖的欺骗手段,将同一栋商品房先抵押给王某,然后再次抵押给张某,甚至多次抵押后又出售给他人,或者将已出售的房屋再次抵押,以此骗取大量的钱财,给社会带来了极坏的影响。

三、售房者收受购房人部分房款后未办理过户手续

售房者与购买人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后,购买者仅付了部分购房款,未办理过户手续,却搬入房屋居住。售房者推拖未付尾款,然后将房屋转卖给第三人,并办理了过户手续。这导致第三人无法入住房屋,与售房者产生争议。例如,刘某与王某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后,王某支付了部分房款后入住,但双方未办理房屋过户手续。后来刘某多次找王某要求剩余房款,但未果,于是刘某将房屋卖给了李某,并为李某办理了过户手续。李某要求王某腾房,但王某拒绝称房子是先卖给他的,因此李某将王某诉至法院。

四、开发商将未出售的房屋抵偿他人欠款

一些开发商在施工过程中因资金不足,采取赊欠他人材料款进行施工。当工程即将竣工时,由于无法偿还欠款,便将未出售的房屋抵偿他人欠款。由于监管不严,出现了已抵偿的房屋再次被抵偿或出售的情况。例如,某建筑总公司将其开发的一栋房屋抵账给施工人李某,因李某欠褚某钱,李某又将该房屋抵偿给褚某。然而,李某还欠赵某钱未还,赵某向其索要欠款,李某又找到建筑总公司,声称该房屋未抵偿给褚某,现应抵偿给赵某,并为建筑公司写了褚某的抵偿声明。建筑总公司与赵某签订了售房合同,并重新为赵某出具了售房票据。现在该房屋已被褚某实际居住,赵某无法取得房屋所有权,因此将建筑总公司诉至法院。

房屋重复出售的原因

在房地产交易过程中,开发商一房二卖或多卖、先抵押再出售或先售房后抵押等欺诈行为严重损害了购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引发群体性纠纷等事件不时出现。这种情况在商品房预售阶段尤为突出,导致大量纠纷和诉讼。一些开发商只是违规操作,但仍有偿债能力,购房者的权益受损可以得到救济。然而,有些开发商将房屋重复出售后潜逃,或者已挥霍殆尽,或者以其他方式转移财产无力偿债。

一、开发商牟利的原因

房地产业的升温使得一些不法开发商看到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他们出于强烈的趋利心理,置法律不顾,采取冒险行为。他们通过一房多卖、预售商品房不开据正规发票等手段骗取购房者的钱财,给国家和个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在没有足够资金的情况下仓促开发房地产项目,工程进行到最后却无法偿还欠款,于是采取一房多卖、一房多抵的欺诈手段骗取资金,最终陷入违法犯罪的深渊。

二、职能部门监管混乱

我国房地产业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蓬勃发展起来的一支朝阳产业。然而,由于职能部门在房地产监管方面存在管理不严、权责不明的问题,导致监管混乱。首先,资质认证不严。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根本不具备开发房地产所需的资质条件,却能轻而易举地获得资质证,从而进行大型房地产开发工程,这表明政府管理部门在房地产开发行业的资质审查中存在严重的渎职行为。其次,企业注册资金不实。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在企业注册时虚报出资。开发商利用这些虚假的注册资金夸大自己的实力,使购房者难以辨别其实力的真伪,最终上当受骗。

三、房地产的预售监管不力

房地产预售许可证的审批过程存在监管不严的现象,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在项目法定的配套费用未付或者项目仍处于“楼花”或“未封顶的在建楼”阶段时,房管部门就发放了预售许可证,允许开发商进行销售,而不按规定提交备案。一些开发商在未取得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公开销售商品房,而房地产管理部门没有督促办证。

四、开发商、管理部门对房地产知识匮乏,以及消费者自身因素

我国房地产成为一项产业的时间并不长,相关的房地产知识对于开发商和购房者来说是一个新领域。开发商和管理部门要熟悉房地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房屋出售过程中,一房多卖往往发生于第二个买受人出价较高,出卖人的目的在于追求高价。由于消费者对房地产知识了解不深,购房过程中没有对房产的合法性进行严格审查,往往会被开发商夸大的宣传所迷惑。

延伸阅读
  1. 中介如何引发房买卖合同纠纷
  2. 房屋漏水买方是否可以要求赔偿?
  3. 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管辖法院怎么确定
  4. 公寓房买卖合同要注意的重要事项
  5. 怎么计算房屋租赁维修基金

消费者权益法热门知识

  1. 手机无故自燃如何处罚
  2. 店里吃出蟑螂怎么罚款
  3. 在美容院被误导消费怎么办
  4. 新修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着力解决消费者维权难
  5. 外卖食品出问题该怎么维权
  6. 要求经营者必须实名登记合法吗
  7. 天价违约金算违法吗
消费者权益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房屋出售代理合同范本
  2. 房屋买卖合同范本
  3. 房屋买卖起诉状范本
  4.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