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责任法司法救济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产品质量 > 产品质量投诉法律知识

产品责任法司法救济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6-26

 
106136

诉讼时效的重要性及其规定

诉讼时效是一项重要的法律手段,旨在平衡生产经营者的利益与用户、消费者的利益,从而维护社会经济关系的稳定。在美国,各州对产品责任诉讼时效的起算方法存在较大差异。为此,《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提出了一般诉讼时效为2年的建议,起算时间为原告发现或者在谨慎行事情况下应当发现产品的损害及其原因时。此外,《示范法》还规定了产品的安全使用期,最长诉讼时效为10年,除非产品的安全使用期明确长于10年。

中国的《产品质量法》在借鉴各国经验的基础上,对产品责任诉讼时效作出了与美国《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基本相同的规定。

举证责任的规定

根据《欧共体产品责任指令》,生产者应当对其产品的缺陷造成的损失负责。而受害人则应当对损害、缺陷以及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虽然中国的《产品质量法》没有明确规定如何举证,但按照一般法律原则,举证责任应当由受害人承担。生产者产品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缺陷、损害和因果关系,这些要件都需要由原告来举证,而生产者过错并不属于责任构成要件,因此无需举证。然而,在司法实践中,采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方法来减轻受害人的举证责任是非常必要的。

抗辩事由的规定

严格责任并非绝对责任,各国的产品责任法都对生产者规定了一定的抗辩事由。

美国的《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规定,甘冒风险可以作为抗辩事由,即消费者发现了产品缺陷而愿意承担该风险时,生产者不承担责任。同时,该法还规定,产品的误用可以成为抗辩的理由。至于“发展风险”,即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是否为抗辩理由,多数州将其视为免责条件。

《欧共体产品责任指令》规定生产者不承担责任的情形包括: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缺陷在产品投入流通时并不存在;产品非生产者为销售或经济目的而制造或分销;为使产品符合强制性法规而导致缺陷;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技水平不能发现缺陷存在;零部件制造者能证明缺陷是由于装有该零部件的产品设计或制造者的指示造成。该指令还规定,成员国可以对发展风险作为抗辩事由保留。

中国根据自身国情借鉴国外经验,对生产者对产品缺陷的免责事由作出了规定:(1)未将产品投入流通。因为产品未进入流通,不可能对消费者产生损害。(2)产品投入流通时缺陷尚不存在。缺陷是在产品脱离生产者控制后,由其他人造成的。(3)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尚不能发现缺陷存在。这是对发展风险免除责任的规定。在判定是否属于发展风险时,应以当时社会具有的科技水平为依据,而不是依据生产者掌握的科技水平。这样的规定有助于鼓励科技进步,激励生产者开发新产品,使用新技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延伸阅读
  1. 产品责任诉讼时效及其法律要求
  2. 产品责任的诉讼时效
  3. 产品瑕疵责任的诉讼时效
  4. 产品侵权责任诉讼时效是多久
  5. 产品质量侵权与产品缺陷的区别是什么

产品质量热门知识

  1. 农副食品变质赔偿标准及法律责任
  2. 销售假酒食药局该如何处罚
  3. 伪造产品检验报告如何处罚
  4. 超市销售三无大米如何处罚
  5. 取得产品认证证书需要多久
  6. 如何申请产品质量检测报告
  7. 检验报告就是合格证吗
产品质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