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6-18
企业在进行打假工作时,需要重点关注产品防假和专项打假两个方面。产品防假应该注重提高技术含量和采取防伪措施,尽管这可能会增加成本。对于销量依赖强的企业来说,他们需要在研发和营销方面下功夫,以保护自己的产品。
专项打假的具体工作包括统计区域销量、分析波动原因、考察卖场销售状况、联络中介机构和政府、参与诉讼和打假专项活动,以及总结知识产权保护经验。
在竞争加剧的今天,企业打假成了一块心病。很多企业主想要打假,但却无力应对加盟问题,这已经成为他们的基本心态。在实际的打假案例中,企业主们都在感叹打假之难,希望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政府的职能部门在打假问题上存在爱恨交加的情况,因为他们无法与企业正常配合,导致企业不得不自行进行打假活动。幸运的是,市场上存在第三方的商业打假维权公司,它们帮助企业树立了打假决心,并与企业合作,利用中介资源进行打假。
企业在进行打假工作时,担心会导致客户流失。他们考虑到自身企业形象和法律解决对销售的影响等因素,因此对打假工作望而却步。
政府职能部门在打假问题上面临一定的限制。企业很少提出要求职能部门介入,导致职能部门处于尴尬的境地。政府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并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但目前我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立法还不完善,特别是涉及商标和商号问题的条款不够清晰,这给工商局处理相关案件带来了困难。
不健康的消费观念培养了一批购买和使用假货的潜在和忠实消费者,为制假售假者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一些人认为正品价格太贵,比如名牌服装,有些人认为某些商品很难买到正品,比如水货手机,甚至有人认为假冒商品的质量比某些正品还好。某些地方的执法部门各自为政、管理部门熟视无睹、政府机构地方保护,为假商品提供了一个舒适的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