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者溺死泳池 经营者应否担责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争议 > 其它消费争议法律知识

游泳者溺死泳池 经营者应否担责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10-30

 
105666

原告张某夫妇之子溺水死亡案件分析

案情

原告张某夫妇之子张某与其朋友等3人结伴于晚上买票到被告陈某开设的游泳池游泳。在游泳约10分钟后,同伴发现张某不见了,四处寻找后约2至3分钟后,同伴发现他沉于靠近岸边的浅水区处,将他拖上岸。事发时游泳池的救生员不在场,且被告没有配备相应的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由于未能及时救治,张某溺水后身亡。原告为此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费用。

审判

经审理,法院认为,死者买票进入被告经营的游泳池后,双方的服务合同已依法成立并生效。根据双方订立合同的目的、行业要求和交易惯例,被告游泳池负有提供符合安全要求的游泳环境和服务条件的义务。然而,被告游泳池未按规定提供符合安全要求的游泳环境和服务条件,未按行业管理要求进行管理,违反了合同的法定义务。由于被告的违约行为导致死者在接受服务过程中抢救延误而死亡,被告应承担赔偿损失的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法院判决被告游泳池偿付原告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5000余元。

评析

本案中,死者与被告游泳池之间形成了消费服务合同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被告游泳池作为游泳服务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应全面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包括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游泳池作为特殊的服务行业,其承担的保障游泳安全的义务应根据交易的习惯、游泳服务的行业性质、目的和行业要求等来确定。

根据福建省龙岩市体委、龙岩市公安局、龙岩市工商局、龙岩市卫生局联合制定的《龙岩市游泳池管理暂行规定》,游泳池应配备医务人员,建立抢救溺水事故的应急制度,配备安全防护器材和急救药品,夜间还应配备相应照明设备。然而,被告游泳池未按行业要求进行安全管理,未配备医务人员、未建立抢救溺水事故的应急制度、未配备急救药品,照明设备也未达到要求。事发时,救生员不在场,未对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尽谨慎管理义务,违反了合同的法定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7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或履行合同不符合约定的,应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死者在接受服务过程中溺水,因抢救延误而死亡,与游泳池服务上的瑕疵具有因果关系,游泳池应负违约责任。法院判令游泳池赔偿死者家属死亡赔偿金等经济损失,符合法律精神。一审宣判后,双方当事人均未上诉,判决生效。

延伸阅读
  1. “假一赔一”公告承诺能否作为商家逃避法律责任的依据
  2. 淘宝卖家产品存在缺陷怎么办
  3. 违反保密协议的违约责任
  4. 商家有欺诈行为的消费者可以要求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吗
  5. 产品质量责任例析

消费争议热门知识

  1. 辽宁省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话、地址
  2. 摩托车商欺骗消费者怎么办
  3. 消费者发现是假货怎么赔偿
  4. 中国消费者协会标志及其意义
  5. 湖北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话及地址
  6. 按照规定消费卡过期后未消费金额怎么办
  7. 报复恶意差评的行为违法吗
消费争议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