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11-14
在我国医疗体制不断改革的背景下,患者就医是否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引发了争议。随着福利性医院逐渐向市场化、企业化运营转变,私营医院和个体诊所的涌现,医患纠纷类型日趋繁杂。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明教授认为,尽管患者与医院之间并未签订书面合同,但医疗有偿合同关系实际存在,患者也应被视为消费者。由于医疗服务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信息不对称性加剧,患者通常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充分选择权,作为消费者的弱势地位更加突出,因此需要消费者组织对医疗机构进行监督,特别保护就医患者的权益。
学生及家长是否具备消费者特点备受关注。目前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但并未明确学生就读是否属于消费者范围。香港消费者委员会总干事陈*穗认为,在内地普遍推行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之外,就学学生应享有消费者的全部权利,并受到消费者组织的依法保护。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并未明确消费者是自然人还是法人,在一些地方消费保护条例中,单位(包括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体和政府等)也被视为消费者主体。然而,法律专家认为,相对于个体社会成员,单位消费并不处于弱势地位,有时甚至是强势的,无法体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弱势群体的立法宗旨。如果单位与经营者发生纠纷,双方均可通过合同主张权利,应受到《合同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