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投诉七大误区是什么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争议 > 消费争议调解法律知识

消费投诉七大误区是什么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12-25

 
105168
消费者发生消费投诉时应该如何处理?超过保修期的商品投诉消费者协会不予受理,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消费投诉七大误区的文章,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和参考,欢迎浏览。

消费投诉七大误区的法律解读

误区一:所有消费都可投诉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法律保护。因此,只有符合这一条件的消费投诉才属于消费者协会的受理范围。

误区二:所有购买商品都可投诉

购买的商品只有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出现问题,投诉消费者协会才不予受理。一种是超过保修期的商品,另一种是使用不当或人为造成的损坏。

误区三:商品、服务有诈可“假一赔十”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如果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欺诈行为,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款或者接受服务费用的一倍。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假一赔一,而不是假一赔十。

误区四:所有投诉都可得到精神赔偿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3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法律规定,侵害消费者的人格尊严或者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的,应当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然而,如果消费者提出一些“过度”的要求,消费者应该三思而后行。

误区五:凡与消费“有关”都可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如果消费者丢失物品,通常应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然而,如果消费者在超市将物品交由存包处保管,领取时发现物品丢失,消费者协会可以介入调解。

误区六:所有投诉消费者协会都要受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有九种情况下投诉不予受理。这包括经营者之间的购销纠纷、消费者个人私下交易纠纷、商品超过规定的保修期和保质期、商品标明为“处理品”(没有真实说明处理原因的除外)、未按商品使用说明导致商品损坏或人为损坏、被投诉方不明确、争议双方曾经达成调解协议并已执行且没有新情况、新理由、法院、仲裁机构或有关行政部门已受理调查和处理、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

误区七:商品的质量纠纷由消费者协会判定

涉及到质量鉴定的纠纷,只能由相关检测部门进行质量鉴定后,消费者协会才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帮助消费者讨回公道。

延伸阅读
  1. 户外旅游纠纷处理方式有哪些
  2. 消费者如何投诉的指引
  3. 消费者协会受理投诉原则是什么
  4. 手机没有三包凭证如何维权
  5. 芜湖旅游纠纷的维权途径有哪些

消费争议热门知识

  1. 辽宁省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话、地址
  2. 摩托车商欺骗消费者怎么办
  3. 消费者发现是假货怎么赔偿
  4. 中国消费者协会标志及其意义
  5. 湖北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话及地址
  6. 按照规定消费卡过期后未消费金额怎么办
  7. 报复恶意差评的行为违法吗
消费争议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