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9-17
种类物债的债务人只需要从所有种类物中选择某个或某些别的物体进行支付,而特定物债的债务人必须支付已经指定的特定物体。对于债务人来说,种类物债在履行上更加便利,甚至不逊于货币债。
货币债中,债务人只需要支付法定本位货币,不存在货币品质的问题。而种类物债的标的物存在不同的品质,当事人未指定或无法确定时,立法例对应支付何种品质的物体不一:有些采取较低品质的主义,如古代罗马法、现代英美法;有些采取中等品质的主义,如德日民法,法国、瑞士也大致相同。
在给付责任的强度上,种类物债的债务人强于特定物债,但弱于货币债。在货币债中,债务人不能以能力不足为由拒绝履行,也不能以恺-撒抗辩为由。因此,学理上称之为金钱债不灭。而在种类物债中,原则上不会发生实际或法律上的客观履行不能。债务人在给付责任强度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给付上的风险负担不同。在双务契约中,对待给付上的风险负担尤为重要。
种类物买卖和特定物买卖中,卖方都有义务确保买方获得与合同规定相符且没有质量瑕疵的标的物。如果卖方交付的标的物不符合质量要求,买方有权以卖方违反义务为由,要么维持合同并选择行使追加履行请求权或减价请求权,要么解除合同。如果存在瑕疵的标的物不是种类物,而是特定物,买方的追加履行请求权仅限于要求修理,不包括要求更换或重作,除非双方另有变更合同的约定。因此,在我国现行法下,种类物买卖和特定物买卖在瑕疵履行时,卖方可能自行补救的可能性不同,买方的追加履行请求权的内容也不同,买方因卖方无法追完或拒绝追完而退货的几率也不同。这与原德国民法对种类物瑕疵和特定物瑕疵处理的差异相似,与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及德国新债法的设计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