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的知情权是如何规定的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 > 知情权法律知识

群众的知情权是如何规定的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4-12-07

 
103929
现在的社会分工已经精细到令人无法想象的地步,以前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如今是“隔行如隔洋”都还不足以形容。于是,“知情权”的实现也越发成为一件难事,甚至可能将是绝症,有些东西也是我们无须急着去了解的。其实反而是更无奈的:让你看了,你却看不懂!但我们也应该有权利使用群众的知情权。那接下来,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能够帮助你。

什么是群众的知情权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不按照规定公开党务、政务、厂务、村(居)务等,侵犯群众知情权,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知情权的定义

知情权是指人民群众有权利知道其应该知道的事情。根据国务院于2007年颁布并于2008年5月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九条规定,行政机关对符合一定基本要求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

这些基本要求包括: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信息;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信息;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信息;以及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信息。

此外,《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行政机关违反该条例规定的,有一系列违规行为,包括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不及时更新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通过其他组织、个人以有偿服务方式提供政府信息、违反规定收取费用等。

刘某案例分析

刘某是某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由于修路,该村经历了一场大面积的拆迁。对于征地补偿款,村民对其应得款项产生了质疑,并要求公开征地拆迁相关事项。然而,刘某对村民的合理诉求置之不理,甚至组织社会闲杂人员威胁要求村务公开的村民,造成了恶劣影响。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刘某的行为属于不按照规定公开村务,侵犯了群众的知情权。考虑到其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以及行为的恶劣性质,应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延伸阅读
  1. 注销公司需要哪些条件
  2. 一、林地征收的补偿标准和相关法律规定
  3. 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流程是怎样
  4. 股东知情权的法律规定及存在的问题
  5. 房屋拆迁管理规定及公示

消费者权利热门知识

  1. 买100送50是否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权
  2. 如何有效的传媒消费维权打假报道
  3. 哈尔滨市松北区人民政府依法问责“天价鱼”事件相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
  4. 霸王条款不退费怎么办
  5. 霸王条款五大特征是什么
  6. 霸王条款违反了什么法律
  7. 办年卡后老板跑路消费者怎么维权
消费者权利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