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法释义:第七十三条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信托法 > 信托法律法规 > 信托法释义法律知识

信托法释义:第七十三条

点击数:227 更新时间:2023-11-06

 
103888
【信托法释义】第七十三条公益事业管理机构违反本法规定的,委托人、受托人或者受益人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

公益信托当事人对公益事业管理机构的违法行为的起诉权

一、公益事业管理机构的职权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益事业管理机构是负责管理和监督公益信托的机构。公益事业管理机构具有以下职权:批准公益信托的设立并确定受托人;未经公益事业管理机构批准,受托人不得辞任;公益事业管理机构应当检查受托人处理公益信托事务和财产状况,并核准受托人制作的信托事务处理情况和财产状况报告;公益事业管理机构有权依法变更公益信托的受托人和变更信托文件中的相关条款;公益信托终止后,公益事业管理机构核准受托人制作的清算报告;公益信托终止后,公益事业管理机构依法批准适用公益信托的“类似原则”。因此,公益信托的设立、变更和终止以及终止后的清算报告,都需要公益事业管理机构的批准和核准。

二、公益信托当事人的起诉权

为了保护公益信托当事人的合法利益,确保公益事业管理机构依法履行职责,相关法律赋予公益信托的委托人、受托人或者受益人,即公益信托当事人,对公益事业管理机构的违法行为有权提起诉讼。

三、公益事业管理机构的违法行为

公益事业管理机构的违法行为主要包括:对符合公益信托条件的信托不予批准;随意变更公益信托的受托人;随意变更公益信托文件中的相关条款。此外,公益信托终止后,公益事业管理机构要求该公益信托适用“类似原则”等等。这些行为损害了公益信托当事人的利益。

四、行政诉讼

由于公益事业管理机构是行政部门,公益信托的委托人、受托人或者受益人在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以公益事业管理机构为被告的诉讼属于行政诉讼。
延伸阅读
  1. 基金管理人的资格及审核要求
  2. 信托法律关系的定义和主体
  3. 房地产信托的出现背景
  4. 诉讼信托与债权信托的区别
  5. 受益权证券的定义和特点

信托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公益信托终止后受托人的义务
  2. 保护信托的法律定义
  3. 金融信托的法律特征
  4. 股权信托受益权转让的法律规定
  5. 信托受托人的权利和义务
  6. 集合资金信托的设计原则
  7. 管理遗产信托:成立和终结
信托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