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k***0
工程建筑咨询
2024.06.08
40人阅读
公民与企业施工方对于施工用地之间的纠纷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公民与企业施工方在施工用地之间发生纠纷时,处理此类问题应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若存在特定情形,如承包人未取得建筑业企业资质或超越资质等级、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建设工程必须进行招标而未招标或者中标无效等,应当认定合同无效。具体分析如下:
合同效力:如果施工合同符合上述情形之一,则该合同被认定为无效。无效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因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补充协议的独立性:即使主合同无效,双方达成的结算工程价款补充协议可能仍然有效。如果补充协议内容属于对既存债权债务关系的清理,则具有独立性,不因主合同无效而必然无效。
抗辩权的限制:发包方不能仅以承包方未开具发票为由拒绝支付工程款,除非双方明确约定将开具发票视为与支付工程价款同等的义务。
工程变更的处理:如果因设计变更等原因导致工程量或质量标准发生变化,双方就工程款结算达不成一致时,可以参照原合同签订时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计价方法或标准结算工程款。
鉴定取费标准变化:如果工程造价鉴定取费标准发生变化,不应简单按照原合同约定的下浮率对鉴定结果进行下浮,而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合同约定进行处理。
纠纷解决途径:建筑工程施工纠纷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当事人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途径。
举证责任:在诉讼中,通常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实际施工人应对其具备向发包人主张工程款的权利承担举证责任,包括证明其对承包人享有合法的到期债权、承包人未履行支付工程款的义务等。
法院判决的依据: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会根据双方过错程度、因果关系等因素作出裁判。如果损失大小无法确定,一方当事人请求参照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建设工期、工程价款支付时间等内容确定损失大小的,人民法院可以结合相关因素作出裁判。
此外,在处理这类纠纷时,建议公民和企业施工方注意以下几点:
保留好所有与施工合同和工程执行相关的文件和通信记录。
在签订合同前,确保了解并遵守所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以避免合同无效的风险。
在出现纠纷时,尽量通过协商和调解解决问题,避免长时间和高成本的法律诉讼。
在必要时,及时寻求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以确保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