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k***0
工程建筑咨询
2024.06.27
39人阅读
紧急避险情形下的赔偿义务是什么呢,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呢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在紧急避险的情形下,法律上对于赔偿义务有明确的规定。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的合法权益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二条和相关司法解释,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害赔偿义务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险情引起的责任:如果危险是由人为引起的,那么引起险情的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自然原因的责任:如果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紧急避险人原则上不承担民事责任,但可以根据受害人的要求给予适当补偿。
避险行为的责任:如果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受益人的责任:在某些情况下,即使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也可以要求受益人适当补偿。
避险过当的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职务业务的责任: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不适用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
公共交通工具的责任:正在驾驶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遭到妨害安全驾驶行为侵害时,为避免公共交通工具倾覆或者人员伤亡等危害后果发生,采取紧急制动或者躲避措施,造成公共交通工具、交通设施损坏或者人身损害,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认定为紧急避险。
此外,在理解紧急避险的赔偿义务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事项:在紧急避险时,应尽可能选择对第三者损害最小的方式进行避险。
考虑因素:在判断是否构成紧急避险时,应综合考虑危险的紧迫性、避险行为的必要性以及所造成的损害与避免的损害之间的比例。
选择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寻求专业人员的指导或咨询法律意见,以确保避险行为的合法性。
具体例子:如在自然灾害中为保护多数人的生命安全而不得不破坏某些私人财产,这种行为通常被视为紧急避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