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3-12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下情形可以提出精神损害赔偿:
如果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因侵权行为而永久性灭失或毁损,物品所有人可以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如果非法行为导致被监护人与监护人脱离监护,从而导致亲子关系或近亲属关系遭受严重损害,监护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如果自然人死亡后,其近亲属因以下侵权行为遭受精神痛苦,他们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如果自然人的人格权利遭到非法侵害,他们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这包括:
受害人可以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前提是侵害行为违反了社会公共利益或社会公德。
精神损害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精神损害又可以分为积极的精神损害和消极的精神损害。积极的精神损害是指受害人可以感知到的精神损害,而消极的精神损害是指受害人由于心智丧失或其他原因无法感知的精神损害。然而,提出精神损害赔偿并不意味着法院会自动认可,赔偿范围有一定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