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签订忠诚承诺书的法律效力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03
现在即使是夫妻关系这样亲密的关系也会破裂,所以很多人在结婚之前都会签婚前协议或者是夫妻忠诚承诺书等文件,那么这种文件是否有法律效力,忠诚承诺书是怎样的。手心律师网小编通过你的问题带来了以下的法律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案件背景
据报道,妻子林某根据丈夫曾某出具的“忠诚承诺书”,要求获得承诺的房产和赔偿。漳州市芗城区法院对此案进行了审理,并作出了判决,认定曾某存在过错,判决其房产归林某所有,并赔偿林某精神损害赔偿金2000元。
案件事实
2005年年底,林某到漳州打工,与曾某相识。曾某声称自己从未结过婚,没有子女。在曾某的追求下,林某与其同居,并办理了结婚登记。期间,曾某向林某出具了一份名为“忠诚承诺书”的文件,承诺若发生与他人同居、重婚、提出离婚或殴打林某等违背互相忠诚的行为,愿意将自己所有的财产(包括房产)全部给予林某,并支付5万元的损害赔偿金。然而,婚后不久,林某发现曾某在2000年已经结过婚并育有一子,并且在离婚后与前妻保持着暧昧关系。此外,曾某还经常殴打她。林某认为曾某存在多处违背互相忠诚的事实,因此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要求判决房产归她所有,并要求曾某赔偿5万元。
夫妻忠诚承诺书的法律效力认定
漳州市芗城区法院在一审判决中认为,双方所订立的忠诚协议实质上是对婚姻法中抽象的夫妻忠诚责任的具体化,符合婚姻法的原则和精神,并具备了合同的全部生效要件。然而,夫妻忠诚承诺书与一般民商事契约存在巨大差异。夫妻忠诚承诺书依托于婚姻关系,其内容不得违反我国法律及公序良俗。并非所有的承诺书都会得到法院的认可,其有效性与否需要法院根据约定内容作出具体判断。在本案中,法院认定曾某存在过错,判决其房产归林某所有,并赔偿林某精神损害赔偿金2000元。
关于夫妻忠诚承诺书的法律争议
夫妻忠诚承诺书的法律效力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目前,我国相关法律对夫妻忠诚承诺书的效力问题没有明确统一的规定,导致各地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判决结果不一致。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夫妻忠诚承诺书实质上是对婚姻法中抽象的夫妻忠诚责任的具体化,符合婚姻法的原则和精神。同时,婚姻法允许夫妻双方可以自行约定财产处理方式,包括忠诚协议的约定。只要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签订,承诺的内容和方式没有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也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具有可行性,就应该得到法律的支持。另一种观点认为,夫妻忠诚承诺书不应受法律保护。其理由在于,夫妻忠诚承诺书限制了公民的人身自由,违背了宪法规定的法定权利。此外,婚姻法规定的忠实义务是一种道德义务而非法律义务,夫妻忠诚承诺书不能被视为确定具体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此外,夫妻忠诚承诺书中的补偿约定与夫妻财产约定有本质区别,且预先确定的损害赔偿额违背了损害赔偿的法律原则。此外,如果赋予忠诚承诺书法律效力,可能导致婚姻关系变质,婚姻成本增加,不利于建立在爱情和相互信任基础上的婚姻关系。由于夫妻忠诚承诺书的法律效力存在争议,目前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对忠诚协议的约定处理不一。有些法院判决不忠诚一方向对方赔偿,而有些法院则认为夫妻间的忠实义务只是道德原则而非强制义务,不予支持忠诚协议的效力。在本案中,漳州市芗城区法院认定了忠诚承诺书的效力,但并未完全支持其约定的赔偿金额。这表明法院在认定忠诚承诺书的效力时存在矛盾,一方面认可其对房产归属的约定,另一方面并未按照约定要求赔偿金额,而是酌情判决精神损害赔偿金。
结论
目前,夫妻忠诚承诺书的法律效力问题尚无明确规定,存在争议。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需根据具体约定内容作出判断,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