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民工与权利保护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农业法 > 农民权益保护法律知识

农民、民工与权利保护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3-09-23

 
95070

问题的提出:农民和民工的不平等问题

1. 农民和民工的差别对待

在我国当前,农民和民工作为一个阶层,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个领域都受到了差别对待。无论是从马克思关于自由的内在限制和外在限制的观点看,还是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一般进程看,甚至从对社会分层持积极解释立场的功能主义理论看,这些差别对待都是不合理的,都是阻碍和制约社会进步的落后的上层建筑,因此它们构成了法律上的不平等。

2. 差别对待的危害和不平等的社会弊端

从经验现实的角度看,这些差别对待导致了一系列的危害深远的社会弊端,例如限制了农民和民工个人及其子女的全面发展,破坏了社会的信任与合作,危害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等等。这些弊端也从反面证明了社会公正与平等的重要意义,突显了当前平等保护农民和民工各项权益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农民和民工的身份与地位

1. 农民和民工的阶层地位

农民是我国社会中的一个阶层,民工则是从这一阶层中分化出来的一个群体,在某种意义上,它已经具有了特定的身份内涵,既可以看作农民阶层的一部分,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立阶层。

2. 改革开放前的社会阶层划分

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社会有着相对稳定的阶层划分,社会成员首先划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又进一步划分为工人和干部。这种划分部分地是基于职业的,因为工人、农民和干部从事着不同性质的工作。

3. 身份归属的终身性与子女的身份

这种划分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身份性的。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非常困难,从农民变成工人,或者从工人变成干部都十分艰难,在比例上是很小的。这种身份归属不仅及于自身,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子女的身份。干部、工人的子女即使没有特殊资历,也可以加入城镇待业青年的行列等待获得工人的职业;而农民的子女天然就是农民,他们改变身份的机会几乎微乎其微。

4. 资源控制、收入与生活水平的差异

农民、工人和干部在资源控制、收入与生活水平、社会声望等方面都形成了相当的差异。在这三个方面,干部明显优于工人,工人明显由于农民。

相关标签: 农民权益保护
延伸阅读
  1. 六安市征地补偿标准的调整和执行
  2. 学法懂法,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不拖欠农民工工资承诺书怎么写?
  4. 农民土地流转协议范本
  5.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的法律要求

农业法热门知识

  1. 政协委员建议规范农田土地经营权流转
  2.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应急响应和处置
  3. 建设用地土地预审程序及要点
  4. 建房过程中产生人身伤亡事故的特点
  5. 农村环境治理模式的评析和改进
  6.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建房管理的意见
  7. 农村宅基地拆迁应要如何补偿
农业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