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3-09-18
债务重组可以减少债务人的负债,从而降低其资产负债率。然而,这种降低并不是企业正常偿债能力的结果,而是通过债务人与债权人达成协议或法院裁决来分担部分经济负担。因此,债务重组并没有增加企业的资产总量或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
债务重组过程中,债务人可以获得债务重组收益和资产处理收益两种收益。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规定,如果以现金清偿债务,债务人应将债务重组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现金之间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如果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人将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与应付债务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或直接计入营业外支出。债务转为资本的情况下,债务人应将应付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债权人放弃债权而享有的股权份额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如果通过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当重组应付债务的账面价值小于重组债务账面价值时,债务人应将差额减记为将来应付金额,并将减记部分计入资本公积。由此可见,债务重组并没有改善债务人的盈利能力,因为债务人不确认重组收益。
债务重组可以通过修改债务条件来减轻债务人的未来财务负担,例如减少债务本金和利息。负债是企业的未来经济负担,减少负债本金和利息就减轻了债务人未来的经济负担,降低了企业未来的财务费用,从而降低了资产使用成本。
债务重组可以将债权转换为产权,从而导致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结构变化。然而,这个过程并没有实际新增企业资产,而是只是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转换。债务转化为所有者权益会导致企业实收资本或资本公积增加,从而改变债务人原有的所有者权益结构。这将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利益分配关系,因此,在负债与所有者权益转换时应征得公司董事会或股东会的同意。
债务重组可以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债务人可以利用闲置的资产来抵债。通过这种方式,债务人可以实现资产重组,盘活部分闲置资产,并提高资产利用率。